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同步练习题(答案部分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2: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200g,重约为:

捡起来放在课桌上,高度约为1m,则人对物理书做的功约为:

故C最接近。 2、D 3、A

4、D【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分析】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提着桶站立不动,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

B、提着桶水平移动,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 C、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

D、提着桶从一楼走到五楼,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移动距离,人对桶做功.选项正确. 故选D.

5、B【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分析】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重力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重力对小球不做功,故A错误;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有力也有距离,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故B正确; C、桌面支持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错误; D、手对白球没有力的作用,白球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6、B

【考点】功的计算.

【分析】先估约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N,上提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大约是胳膊的长度0.4m,利用W=FS即可求出.

【解答】解: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G=500N,通过的距离大约为h=0.4m; 小明做的功最接近W=Gh=500N×0.4m=200J; 故选B. 7、A

8、C【考点】功的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W=Fs可知,功的大小和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大小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9、A【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分析】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根据图象,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判断出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下一次的速度要快一些. 【解答】解:由图象知,由0~2min,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2~4min,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以另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是速度比原来增大. A、由于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A正确; B、两次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因为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两次拉力相等,所以B错误;

C、后一次的速度较大,质量不变,所以后一次的动能较大,所以C错误;

D、由于拉力相同,而后一次通过的路程较长,根据W=Fs,所以下一次做的功较多,所以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0、解:由题可知,物体匀速运动,v=50cm/s=0.5m/s, 由P=Fv可得,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

F===6N,

物体运动5m时,拉力所做的功: W=Fs=6N×5m=30J;

物体水平运动,沿重力方向上并未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 故答案为:30;0。 11、做功;惯性;静止 12、Fscosα 0

13、【考点】功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

【分析】已知AB=BC,根据W=Gh可知这两段物体做的功相等;因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下落运动,所以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经过相同路程的时间关系,再根据功率公式得出它们的功率关系. 【解答】解:

由题AB=BC,

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 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

由v=可得,t=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

根据公式P=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

故答案为:=;<. 14、5×10 惯性

5

15、【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

【分析】(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

(2)根据W=FS进行计算.

【解答】解:(1)木箱受到水平推力20N,竖直向下重力200N,木箱沿水平地面移动了5m,推力对木箱做功,重力对木箱没有做功. (2)推力对木箱做功:W=FS=20N×5m=100J,

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木箱向下没有通过距离,重力做功是0J. 故答案为:100;0. 16、【考点】功的计算.

【分析】(1)根据做功的必要条件可知:重力不做功,因为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做功为0;

(2)拉力做功可用公式W=FS计算得出.

【解答】解:①重为3N的物理课本,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0.5m,虽然有力,也有距离,距离不是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没做功.

②课本水平拉力为1N,并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0.5m,具备做功的两个条件,所以拉力做了功, 做功大小为:W=Fs=1N×0.5m=0.5J,

故答案为:0;0.5.

【点评】判断力是否做功时一定要紧扣做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有力有距离时,但是移动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这种情况一定不做功. 17、【考点】功的计算.

【分析】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先判断是否做功,若做功,根据W=Fs求做功大小. 【解答】解:拉力做的功: W=Fs=50N×5m=250J;

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0J. 故答案为:250;0.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8、【考点】功的计算.

【分析】已知推力和枪膛长,利用公式W=FS即可计算出气体对子弹做的功. 【解答】解:已知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气体作用力为600N,枪膛长为60cm=0.6m, 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W=Fs=600N×0.6m=360J; 故答案为:360.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清让我们求哪一个阶段中做功,在此阶段中的力和对应的距离是多少,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得出答案.所以注意子弹离开枪膛后就不再受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的推力.

19、力;力的方向上.

三、计算题

20、解:

(1)由题意可知,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t=15s+25s=40s,

由P=可得,整个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W=Pt=80×10W×40s=3.2×10J;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