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西省党群系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5:4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ww.huatu.com

参考答案

2009年山西省党群系统考试录用公务员

《申论》试卷

(一)答案提示

材料主要反映了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环境问题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等问题仍十分严重,污染转嫁农村更导致恶性循环。二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三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缺乏专业性的环保行为,且环保知行不一,政府亟需加快环保软硬件条件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四是环保投资须与经济建设投资相融合,二者的博弈已然显现。

(二)答案提示

(1)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和公众环保意识 防止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通过提高各地方政府领导、企业管理者和群众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普通民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鼓励民众通过媒体和法律渠道维权,使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更高、更持久,也更专业。

(2)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通过建立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从“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通过政府资金投入的投向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环境与经济已高度融合。必须将环境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对待,使环境保护的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相融合,既要使环保投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又要使经济建设投资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4)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的影响评价

严格前期审批的执行力度,不经审批不许上马。从而调整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无序建设,转变发展模式,加大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力度。

严查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项目,防止地方头脑发热,上项目时可能会对污染的项目有“麻痹”。或者是在应该上的项目中,弱化了对环保设施的投入。

(5)加强排污监督稽查 杜绝企业违法排污。防止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偷排偷放,转嫁污染治理成本。

(三)答案提示

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据调查显示,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首次超越60分的及格线。人们对周围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

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认知不断提升,满意度上升,悲观预期的程度已有降低。

但是问题仍然很多,形势依然严峻,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盲目上马“两高一资”项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以掠夺子孙后代的资源为代价追求所谓的政绩;环保部门的权力边缘化,对污染项目、污染企业监管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丧失起码的社会责任心,只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公众在专业性环保行为和捍卫自身环境权利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的环保事业任重而道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都是积弊成患,以致形成今天严峻的环境局势,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缓解环境形势,同样也非一日之功。需要从根本上、从制度上着手,防范乃至杜绝政府、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根除环境污染源;还要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入手,建立环境保护的统一战线,人人为环保之人,处处是环保之地,时时行环保之事。

一是树立正确政绩观,重视环境保护。政府必须一改以往唯GDP至上的政绩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的过程中创造政绩。

二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审批监管。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偷排偷放,转嫁污染治理成本,对于这些违规企业,政府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大监察打击力度。同时,完善、细化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也便于群众利用法律武器维权和监督。此外,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提高环境投资项目比例,防止“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项目上马。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尤为严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再走一些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