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电源维修实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2: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较重时,易出现保险丝熔断的故障。直流滤波电路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两只100KΩ左右限流电阻和两只330μF左右的电解电容组成;变换振荡电路则主要由装在同一散热片上的两只型号相同的大功率开关管组成。

交流保险丝熔断后,关机拔掉电源插头,首先仔细观察电路板上各高压元件的外表是否有被击穿烧糊或电解液溢出的痕迹,若无异常,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端的值,若小于200KΩ,说明后端有局部短路现象,再分别测量两个大功率开关管e、c极间的阻值,若小于100KΩ,则说明开关管已损坏,测量四只整流二级管正、反向电阻和两个限流电阻的阻值,用万用表测量其充放电情况以判定是否正常。另外在更换开关管时,如果无法找到同型号产品而选择代用品时,应注意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ceo、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Vcbo的参数应大于或等于原晶体管的参数。再一个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在查出某元件损坏时,更换后便直接开机,这样很可能由于其它高压元件仍有故障又将更换的元件损坏。一定要对上述电路的所有高压元件进行全面检查测量后,才能彻底排除保险丝熔断故障。

2.无直流电压输出或电压输出不稳定

故障分析与排除:若保险丝完好,在有负载情况下,各级直流电压无输出,其可能原因有:电源中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出现故障,振荡电路没有工作,电源负载过重,高频整流滤电路中整流二极管被击穿,滤波电容漏电等。处理方法为:

?用万用表测量系统板+5V电源的对地电阻,若大于0.8Ω,则说明系统板无短路现象;

?将微机配置改为最小化,即机器中只留主板、电源、蜂鸣器,测量各输出端的直流电压,若仍无输出,说明故障出在微机电源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主要由集成开关电源控制器(TL-496、GS3424等)和过压保护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直流电压有无输出。过压保护电路主要由小功率三极管或可控硅及相关元件组成,可用万用表测量该三极管是否被击穿(若是可控硅则需

焊下测量)、相关电阻及电容是否损坏。

?用万用表静态测量高频滤波电路中整流二极管及低压滤波电容是否损坏。

3.电源有输出,但开机无显示

故障分析与排除:出现此故障的可能原因是“POWER GOOD”输入的Reset信号延迟时间不够,或“POWER GOOD”无输出。

开机后,用电压表测量“POWER GOOD”的输出端(接主机电源插头的1脚),如果无+5V输出,再检查延时元器件,若有+5V输出,则更换延时电路的延时电容即可。

4.电源负载能力差

故障分析与排除:电源在只向主板、软驱供电时能正常工作,当接上硬盘、光驱或插上内存条后,屏幕变白而不能正常工作。其可能原因有:晶体管工作点未选择好,高压滤波电容漏电或损坏,稳压二极管发热漏电,整流二级管损坏等。

调换振荡回路中各晶体管,使其增益提高,或调大晶体管的工作点。用万用表检测出有问题的部件后,更换可控硅、稳压二极管、高压滤波电容或整流二极管即可。

最近,到电脑市场上转了转,特地向维修部的老板申请了2个计算机电源(每个5元,准备拆了做配件用),兴趣的原因,想把它修好,那就试试吧。

计算机电源机型:银河动力E黄金版ATX-300-P4B8l

故障现象:通电启动,没有反应,无输出。

目测:电路多处有焊接,很多电容有新焊接痕迹,管脚长(估计是换了新的),电源管,整流管有被取下的痕迹。

测量数据:辅助电源电压=5V,正常,PO电压=5V,辅助电源另一路输出20V,正常。

维修过程:

1. 基于以上的数据和一般维修经验,首先检查主电源管(E13007),取下用万用表测量,没有发现异常,焊上电源管,上机继续测试,故障依旧。

2. 电源管通过以上测试是正常的,下来就是怀疑TL494和保护电路了:因为电源保护和推动信号补偿也可能是这样的故障现象.由于刚才测量了TL494,所以重点是看看有没有低压部分断路和整流断路。测量各输出电压对地间电阻,没有断路。取下3个整流用的管子,测量后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3. TL494以及外围(基础是供电正常):通电,启动PO测量,TL494的4脚电压为0.49V(这个电压应该没有保护),12脚供电为20V,初步判断,TL494应该没有问题。串接电容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第8脚和11脚,均有1.2V输出。(期间也有小插曲:测量了1-16脚的所有电压来分析,发现有好些脚的电压都很低,但是关键电压都正常,由于经验主义作怪,我怀疑了TL494有问题,可以用代换法试试,如果没有改善,就证明了TL494是正常的。估计很多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都用过这个方法,如果这样的做法算是失误的话,我又失误了一次。果然,更换TL494后没有任何改变,在没有充分数据的情况下,简单的仪器,犯这样的错误会是经常的,算是自我解脱吧。),证明TL494工作正常。

4. 既然TL494工作正常,TL494通过推动级来驱动电源管,接下来就只剩下检查推动级了。测量:推动级通过辅助电源20v供电,测量电源供电,正常。也有可能是推动管有问题,取下推动管C945,测量正常,恢复推动管上机。直接测量激励变压器输入端,竟然,有交流输信号!!!,推动级正常。

5. 检测经过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主电源管。(主电源管原来拆机测量是好的),重点检查推动变压器到电源管基极之间是否通畅,故障范围一下就缩小了。为了检测方便,取下主电源管,保留辅助电源管。检查电容,二极管,电阻,正常(有的甚至开路检查)。就剩下主电源管了,而电源管原来用万用表测量过了,没有异常!!!!!,很是困惑,再检查一次吧,果然发现有一个电源管E13007,呈断路状态(原来检查可没有发现这一点啊)。至此出现了同一个管子两次测量,得到完全不同结果。难道是电源管不稳定,加电之后,变为开路了?断电之后放置一段时间,用表测量是好的,上机后又开路了?有了这个假设后,想验证一下是否正确。将开路的电源管放置了一个小时,用万用表测量,果然发现测量是正常的,但是紧接着马上再测量,就变成开路状态了。就是这个现象,瞒过了很多专业修理人员。这个板子发现有很多元件都是新换的(可见还是一个比较执著的修理人事),焊接地方也不少,估计大部分电路都查过了。就是这个小小的 “软”管子(仔细观察,该电源管金属部分有点变色,估计是和散热片之间没有固定紧),可是折腾了不少人。

6. 找一个E13007-2上机,开机,输出一切正常。

经验总结:

没有确凿的数据情况下,一般不要怀疑TL494是有问题的。本例中的代换法,相信也是很多人经常会用的方法(说句老实话,如果仪器简陋只有万用表,这个办法也无法避免)。

? 只要按照“测量数据+电路原理”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故障,最终会找到问题个关键,但是如果只靠经验,程咬金的三板斧,解决问题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

这类“软”管子,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走了弯路,但是检修思路是对的,就是以后要小心点,万用表测量结果也要结合其它测量方法一起使用,结果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