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4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学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不确定》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d )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奈件反应

3.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d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d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不确定5.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6.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 )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救果律 D.条件反射

8.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不确定 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0.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b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Il.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12.负强化是指( c )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d ) 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1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不确定15.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d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6.“杯弓蛇影”是一种( a )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17. -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c )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18.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c )

A.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B.形成认知地图 C.形成新的完形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9.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c )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拳习

20.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c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21.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d)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不确定2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普洛夫

23.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 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24.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c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25.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a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26.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a )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接受学习 D.掌握学习

2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2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b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b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程序教学

30.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b )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加涅 D.金布尔

31.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是学习了( c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3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d )

A.形成条件反射 B.形成整体完形 C.同化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33.( d )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A.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擎习理论 34.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 )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35.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d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期待惩罚理论. . . I.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bcf ) A.学习产生的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的既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学习产生的变化悬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引起的 D.学习不受后天环境影响 F.学习具有先天遗传性

2.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 abcd )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行为规范的学习 D.认知策略 E.态度

3.按学习的)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 ad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E.认知策略

4.联结主义学习理沦认为( )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 B.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化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5.人小主义对有意义学习的理解是( )

A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 B.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友起的

C.学习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等发生变化 D.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E.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6.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规律主要有三条,分别是(ace ) ’ A.效果律 B.强化律 C.练习律 D.消退律 E.准备律

7.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的是( bcde ) A.习得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消退

E.惩罚

8.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 bce )

A.习得 B.消退 C.泛化 D.强化 E.分化

9.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 acde )四个子过程。 A.注意 B.识记 c.保持 E.动机 D.复现

10.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兰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 acd )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储存 c.知识的转化 D.技能的形成E.知识评价

11.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是( abd )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知识只是一种解簿和假设 D.情境性 E.强调学生经验的差异性

12.斑技拉认为强亿分为( abc )

A.直接强纯‘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正强化 E.负强化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蔟奉观点主要集中在对( abc )的描述上。 A.知识藐 B.学习观 C.学生观 D.态度观 E.教学观

14.以有意义学习翔认知1司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的有( bcd )

A.最近发展区 B.逐渐分化 C.整体协调 D.先行组织者 E,下位学习

15.关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be ) A.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

B.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 C. 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E.学习傍实质在予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6.下列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是( bc )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E.奥苏更尔的学习理论 三、填空题

1.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____、__态度__、动作技能。

2.班敏拉挺出的学习理论是__观察学习__

3.心理学家鬃代克通迓“迷箱”实验,指出学习是_建立刺激《反应联结》___的过程。 4.斯金纳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____和操作性行为。 5.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_完型___。

6.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__强化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7.学生的学习以系统学习人类的自学探讨____为主,__讲授__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