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4:00: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

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苏教办高〔2012〕3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 计划内容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等级分为四类:省级一般项目、省级指导项目、院级指导项目(立项、资助)、院级指导项目(立项、不资助)。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1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第二条 项目申报与实施要求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开放申请,原则上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鼓励低年级学生申请,鼓励团队申请。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3.申报项目学生需认真填写《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保证在在校期间完成。

4.各类项目主持人仅限1-2人,主持人在同次申报中限报1个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

5.申报项目组应配有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选定或由学院指派教师担任。第一指导教师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学校鼓励项目组聘请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导师。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

2

“双导师”制。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应不少于2名。每位指导教师限指导2项。

6.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大学生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各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提交中期检查报告。申报者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保证在校期间完成。

第三条 管理机构与职能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章制度,领导、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同时成立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专家评审小组,负责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结题终审、效果分析评价等工作。领导小组、评审专家小组办公室设在实践教学办公室。实践教学办公室具体负责计划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组织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评审、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推广。 第四条 项目管理 一、立项申报

1.每年年初启动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实践教学办公室发布项目申报通知,阐明项目申报原则、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

2.项目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提交至实践教学办公室。

3.实践教学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择优推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金审学院院级项目,并进行公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