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6:46: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Qsk?u?qsikil (5.3.9-2)
(5.3.9-3)
Qrk??rfrkAp
式中 Qsk、Q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嵌岩段总极限阻力;
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无当地经验时,可根据成桩工艺按本规范表
5.3.5-1取值;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r——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与嵌岩深径比hr/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
工艺有关,可按表5.3.9采用;表中数值适用于泥浆护壁成桩,对于干作业成桩(清底干净)和泥浆护壁成桩后注浆,?r应取表列数值的1.2倍。
表5.3.9 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r 嵌岩深径比hr/d 0 0.60 0.45 0.5 0.80 0.65 1.0 0.95 0.81 2.0 1.18 0.90 3.0 1.35 1.00 4.0 1.48 1.04 5.0 1.57 6.0 1.63 7.0 1.66 8.0 1.70 极软岩、软岩 较硬岩、坚硬岩 注:①极软岩、软岩指frk≤15MPa,较硬岩、坚硬岩指frk>30MPa,介于二者之间可内插取值。 ②hr为桩身嵌岩深度,当岩面倾斜时,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当hr/d为非表列值时,?r可内
差取值。
Ⅶ 后注浆灌注桩
5.3.10 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在符合本规范第6.7节后注浆技术实施规定的条件下,其后注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估算:
Quk?Qsk?Qgsk?Qgpk
?u?qsjklj?u??siqsiklgi??pqpkAp (5.3.10)
式中 Qsk——后注浆非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gsk——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gpk——后注浆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lj——后注浆非竖向增强段第j层土厚度;
lgi——后注浆竖向增强段内第i层土厚度:对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当为单
一桩端后注浆时,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12m;当为桩端、桩侧复式注浆时,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12m及各桩侧注浆断面以上12m,重叠部分应扣除;对于干作业灌注桩,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桩侧注浆断面上下各6m;
qsik、qsjk、qpk——分别为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第i土层初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非竖向增强段第j土层初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初始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根据本规范第5.3.5条确定;
?si、?p——分别为后注浆侧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
23
5.3.10取值。对于桩径大于800mm的桩,应按本规范表5.3.6-2进行侧阻和端阻尺寸效应修正。
表5.3.10 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si、端阻力增强系数?p 淤泥 土层名称 淤泥质土 粉土 细砂 黏性土 粉砂 中砂 砾砂 卵石 强风化岩 粗砂 砾石 全风化岩 ?si ?p 1.2~1.3 1.4~1.8 2.2~2.5 1.6~2.0 2.4~2.8 1.7~2.1 2.6~3.0 2.0~2.5 3.0~3.5 2.4~3.0 3.2~4.0 1.4~1.8 2.0~2.4 注:干作业钻、挖孔桩,?p按表列值乘以小于1.0的折减系数。当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或粉
土时,折减系数取0.6;为砂土或碎石土时,取0.8。
5.3.11 后注浆钢导管注浆后可替代等截面、等强度的纵向主筋。
Ⅷ 液化效应
5.3.12 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土层液化折减系数?l可按表5.3.12确定。
表5.3.12 土层液化折减系数?l
?N?N Ncr自地面算起的液化土层 深度dL(m) ?l 0 1/3 1/3 2/3 2/3 1.0 λN≤0.6 0.6<λN≤0.8 0.8<λN≤1.0 dL≤10 10
② 对于挤土桩当桩距小于4d,且桩的排数不少于5排、总桩数不少于25根时,土层液化系数可取
2/3~1;桩间土标贯击数达到Ncr时,取?l?1。
当承台底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土层液化折减系数按表5.3.12中?N降低一档取值。
5.4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Ⅰ软弱下卧层验算
5.4.1 对于桩距不超过6d的群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下存在承载力低于桩端持力层承载力1/3的软弱下卧层时,可按下列公式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图5.4.1):
?z??mz?faz (5.4.1-1)
?Fk?Gk??32?A0?B0???qsikli?z??A0?2t?tg???B0?2t?tg??式中 ?z——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
(5.4.1-2)
?m——软弱层顶面以上各土层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的厚度加权平均值;
t——硬持力层厚度;
faz——软弱下卧层经深度z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4
A0、B0——桩群外缘矩形底面的长、短边边长;
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无当地经验时,可根据成桩工艺按本规范
表5.3.5-1取值;
——桩端硬持力层压力扩散角,按表5.4.1取值。 ?
表5.4.1 桩端硬持力层压力扩散角?
Es1/Es2 t?0.25B0 t?0.50B0 1 3 5 10 40 60 100 200 120 230 250 300 注: ① Es1、Es2为硬持力层、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 ② 当t?0.25B0时,取?=0o,必要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当0.25Bo 插取值。 θ AoAo+2ttgθθ硬持力层软弱下卧层tZ 图5.4.1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Ⅱ 负摩阻力计算 5.4.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 1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 2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 3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5.4.3 桩周土沉降可能引起桩侧负摩阻力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验算。 1 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身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力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 Nk?Ra (5.4.3-1) n2 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力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Qg, 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 nNk?Qg?Ra (5.4.3-2) 3 当土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计入 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注:本条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只计中性点以下部分侧阻值及端阻值。 5.4.4 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i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5 Lnqsi??ni?i' (5.4.4-1) 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i'??'?i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荷载时:?i?p???i ??i???m?zm??i?zi (5.4.4-2) 'm?1n式中 qsi ——第i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式(5.4.4-1)计算值大于正摩阻 i?112力标准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 ?ni ——桩周第i层土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5.4. 4-1取值; 桩群外围桩自地面?'?i ——由土自重引起的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算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 ?i? ——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i、?m——分别为第i计算土层和其上第m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 重度; ?zi、?zm——第i层土、第m层土的厚度; p ——地面均布荷载。 表5.4.4-1 负摩阻力系数?n 土类 饱和软土 黏性土、粉土 砂土 ?n 0.15~0.25 0.25~0.40 0.35~0.50 0.20~0.35 自重湿陷性黄土 注:1 在同一类土中,对于挤土桩,取表中较大值,对于非挤土桩,取表中较小值; 2 填土按其组成取表中同类土的较大值; 2 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n Q??n?u?qsili (5.4.4-4) ngi?1n??qsnd?? ?n?sax?say/??d????4??? (5.4.4-5) ????m式中 n——中性点以上土层数; li——中性点以上第i土层的厚度; ?n——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sax、say——分别为纵横向桩的中心距; nqs——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 ?m——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对于单桩基础或按式(5.4.4-5)计算的群桩效应系数?n>1时,取?n=1。 3 中性点深度ln应按桩周土层沉降与桩沉降相等的条件计算确定,也可参照表5.4.4-2 确定。 表5.4.4-2 中性点深度ln 持力层性质 黏性土、粉土 中密以上砂 砾石、卵石 基岩 26 中性点深度比ln/l0 0.5~0.6 0.7~0.8 0.9 1.0 Ⅲ 抗拔桩基承载力验算 5.4.5 承受拔力的桩基,应按下列公式同时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 Nk?Tgk/2?Ggp (5.4.5-1) Nk?Tuk/2?Gp (5.4.5-2) 注: 1 ln、l0——分别为自桩顶算起的中性点深度和桩周软弱土层下限深度; 2 桩穿过自重湿陷性黄土层时,ln可按表列值增大10%(持力层为基岩除外); 3 当桩周土层固结与桩基固结沉降同时完成时,取ln?0; 4 当桩周土层计算沉降量小于20mm时,ln应按表列值乘以0.4~0.8折减。 式中 N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基桩拔力; Tgk——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本规范第 5.4.6条确定; Tuk——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本规范第5.4.6条确定; Ggp——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除以总桩数,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GP——基桩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对于扩底桩应按本规范表5.4.6-1确定 桩、土柱体周长,计算桩、土自重。 5.4.6 群桩基础及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建筑桩基,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 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及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进行。 2 如无当地经验时,群桩基础及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桩基,基桩的抗拔极限载力取值 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Tuk???iqsikuili (5.4.6-1) 式中 T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桩身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u??d;对于扩底桩按表5.4.6-1取值; 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本规范表5.3.5-1取值; ?i——抗拔系数,可按表5.4.6-2取值。 表5.4.6-1 扩底桩破坏表面周长ui 自桩底起算的长度li ≤(4~10)d >(4~10)d ui ?D ?d 注: li对于软土取低值,对于卵石、砾石取高值;li取值按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加。 表5.4.6-2 抗拔系数? 土类 砂土 黏性土、粉土 注:桩长l与桩径d之比小于20时,?取小值。 ?值 0.50~0.70 0.70~0.80 2)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1Tgk=ul??iqsikli (5.4.6-2) n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