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8:34: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8.3基桩成桩工艺系数?c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c=0.85; 2 干作业非挤土灌注桩:?c=0.90;

3 泥浆护壁和套管护壁非挤土灌注桩、部分挤土灌注桩、挤土灌注桩:?c?0.7~0.8; 4 软土地区挤土灌注桩:?c?0.6。

5.8.4计算轴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一般取稳定系数?=1.0。对于高承台基桩、桩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压屈影响,可按本规范式(5.8.2-1)、(5.8.2-2)计算所得桩身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乘以?折减。其稳定系数?可根据桩身压屈计算长度lc和桩的设计直径d(或矩形桩短边尺寸b)确定。桩身压屈计算长度可根据桩顶的约束情况、桩身露出地面的自由长度lo、桩的入土长度h、桩侧和桩底的土质条件应按表5.8.4-1确定。桩的稳定系数可按表5.8.4-2确定。

表5.8.4-1 桩身压屈计算长度lc 桩 顶 铰 接 桩底支于非岩石土中 桩底嵌于岩石内 桩 顶 固 接 桩底支于非岩石土中 桩底嵌于岩石内 h?4.0 ?h?4.0? h?4.0? h?4.0? h?4.0? h?4.0? h?4.0 ?h?4.0? lc?1.0? lc?0.7?4.0???l0????? lc?0.5?4.0???l0????? lc?0.5?4.0???l0????? lc?0.7?4.0???l0????? ?l0?h? lc?0.7??l0?h? lc?0.7??l0?h? lc?0.5??l0?h? 注:1 表中??5mbo; EI2 lo为高承台基桩露出地面的长度,对于低承台桩基,lo=0;

3 h为桩的入土长度,当桩侧有厚度为dl的液化土层时,桩露出地面长度lo和桩的入土长度h分别调整为l0?l0??ldl, h??h??ldl,?l按表5.3.12取值。 表5.8.4-2 桩身稳定系数?

?≤7 8.5 10.5 12 14 15.5 17 19 21 22.5 lc/b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 1.00 0.98 0.95 0.92 0.87 0.81 0.75 0.70 0.65 0.60 lc/d 26 28 29.5 31 33 34.5 36.5 38 40 41.5 lc/b 4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 0.52 0.48 0.44 0.40 0.36 0.32 0.29 0.26 0.23 0.21 注: b为矩形桩短边尺寸,d为桩直径。 5.8.5 计算偏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偏心距的增大影响,但对于高承台基桩、桩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桩身

38

lc/d 24 28 0.56 43 50 0.19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应将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初始偏心矩ei乘以偏心矩增大系数?,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执行。

5.8.6 对于打入式钢管桩,可按以下规定验算桩身局部压曲: 1 当t/d =

150局部压屈验算;

2 当d >600mm,可按下式验算:

1,d ≤600mm,最大锤击压应力小于钢材强度设计值时,可不进行80t/d?fy?/0.388E (5.8.6-1)

3 当d ≥900mm,除按(5.8.6-1)式验算外,尚应按下式验算:

t/d?式中 t、d——钢管桩壁厚、外径;

'fy?/14.5E (5.8.6-2)

E、fy——钢材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设计值。

Ⅱ 抗拔桩

5.8.7 钢筋混凝土轴心抗拔桩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N?fyAs?fpyApy (5.8.7)

式中: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

fy、fpy——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Apy——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5.8.8 对于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一级裂缝控制等级预应力混凝土基桩,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ck??pc?0 (5.8.8-1)

2 对于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二级裂缝控制等级预应力混凝土基桩,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受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 ?ck??pc?ftk

(5.8.8-2)

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 ?cq??pc?0

(5.8.8-3)

3 对于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基桩,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wmax?wlim (5.8.8-4)

式中 ?ck、?cq——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下正截面法向应力;

?pc——扣除全部应力损失后,桩身混凝土的预应力;

ft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wmax——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计算;

wlim——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按本规范表3.5.3取用。 5.8.9 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抗拔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对作用于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

Ⅲ 受水平作用桩

39

5.8.10 对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桩,其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桩顶固端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弯矩;对于桩顶自由或铰接的桩,应验算桩身

最大弯矩截面处的正截面弯矩; 2 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3 桩身所承受最大弯矩和水平剪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

4 桩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 50010执行;

5 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对作用于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

Ⅳ 预制桩吊运和锤击验算

5.8.11 预制桩吊运时单吊点和双吊点的设置,应按吊点(或支点)跨间正弯矩与吊点处的负弯矩相等的原则进行布置。考虑预制桩吊运时可能受到冲击和振动的影响,计算吊运弯矩和吊运拉力时,可将桩身重力乘以1.5的动力系数。

5.8.12 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按下列规定验算桩身的锤击压应力和锤击拉应力: 1 最大锤击压应力σp可按下式计算:

σp =

?2eE?pH?Ac?1???AHEc??cEH??H??A??1?????AcE??p??Ec??c?? (5.8.12)

式中 ?p—桩的最大锤击压应力;

?—锤型系数;自由落锤为1.0;柴油锤取1.4;

e—锤击效率系数;自由落锤为0.6;柴油锤取0.8;

AH、Ac、A—锤、桩垫、桩的实际断面面积;

EH、Ec、E—锤、桩垫、桩的纵向弹性模量;

?H、?c、?—锤、桩垫、桩的重度; H—锤落距。

2 当桩需穿越软土层或桩存在变截面时,可按表5.8.12确定桩身的最大锤击拉应力。

表5.8.12 最大锤击拉应力σt建议值(kPa) 应力类别 桩轴向拉应力值 桩类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桩 建议值 (0.33~0.5)σp (0.25~0.33)σp 出现部位 ①桩刚穿越软土层时; ②距桩尖(0.5~0.7)l处。 最大锤击压应力相应的截面 桩截面环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0.25σp 拉应力或侧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0.22~0.25)σp 向拉应力 桩(侧向) 3 最大锤击压应力和最大锤击拉应力分别不应超过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5.9 承台计算

Ⅰ 受弯计算

5.9.1 桩基承台应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承台弯距可按本规范第5.9.2~5.9.5条的规定计算,受弯承载力和配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进行。

40

5.9.2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正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两桩条形承台和多桩矩形承台弯矩计算截面取在柱边和承台变阶处(图5.9.2(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x??Niyi (5.9.2-1)

My??Nixi (5.9.2-2)

图5.9.2 承台弯矩计算示意

(a)矩形多桩承台; (b)等边三桩承台; (c)等腰三桩承台

式中 Mx、My—— 分别为绕X轴和绕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

xi、yi——垂直Y轴和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

Ni——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第i基桩或复合基

桩竖向反力设计值。

2 三桩承台的正截面弯距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等边三桩承台(图5.9.2(b))

M?Nmax3(sa?c) (5.9.2-3) 34式中 M——通过承台形心至各边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

Nma——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三桩中最大基桩或复合基桩x竖向反力设计值;

sa——桩中心距;

c——方柱边长,圆柱时c=0.8d(d为圆柱直径)。

2)等腰三桩承台(图5.9.2(c))

M1?Nmax0.75(sa?c1) (5.9.2-4)

234?? M2?Nmax0.75(?sa?c2) (5.9.2-5)

234??式中 M1、M2——分别为通过承台形心至两腰边缘和底边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

弯矩设计值;

sa—— 长向桩中心距;

?——短向桩中心距与长向桩中心距之比,当?小于0.5时,应按变截面的二桩承

41

台设计;

c1、c2——分别为垂直于、平行于承台底边的柱截面边长。

5.9.3 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的弯矩宜考虑地基土层性质、基桩分布、承台和上部结构类型和刚度,按地基-桩-承台-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原理分析计算;

2 对于箱形承台,当桩端持力层为基岩、密实的碎石类土、砂土且深厚均匀时;或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或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且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时,箱形承台底板可仅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

3对于筏形承台,当桩端持力层深厚坚硬、上部结构刚度较好,且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时;或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且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时,可仅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

5.9.4 柱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可按弹性地基梁(地基计算模型应根据地基土层特性选取)进行分析计算;

2 当桩端持力层深厚坚硬且桩柱轴线不重合时,可视桩为不动铰支座,按连续梁计算。 5.9.5 砌体墙下条形承台梁,可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弯矩和剪力,并应符合附录G的要求。对于承台上的砌体墙,尚应验算桩顶部位砌体的局部承压强度。

II 受冲切计算

5.9.6桩基承台厚度应满足柱(墙)对承台的冲切和基桩对承台的冲切承载力要求。 5.9.7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承台受柱(墙)的冲切,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锥体,锥体斜面与承台底面之夹角不应小于45°(图5.9.7)。 2 受柱(墙)冲切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l??hp?0umfth0 (5.9.7-1)

Fl?F??Qi

(5.9.7-2)

?0?冲切力设计值;

0.84 (5.9.7-3)

??0.2式中 Fl——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

ft—— 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hp——承台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β

h≥2000mm时,β

hp

hp

取1.0,

取0.9,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um—— 承台冲切破坏锥体一半有效高度处的周长; h0——承台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0——柱(墙)冲切系数;

?——冲跨比,??a0/h0,a0为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到桩边水平距离;当

λ<0.25时,取λ=0.25;当λ>1.0时,取λ=1.0;

F——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柱(墙)底的竖向荷

载设计值;

?Qi——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冲切破坏锥体内各基桩

或复合基桩的反力设计值之和。

3 对于柱下矩形独立承台受柱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9.7):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