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05: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节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有用功、总功及额外功。 (2)知道滑机械效率的含义及计算。 (3)会机械效率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数据处理方法。 (2)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

重 点:掌握机械效率的含义,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运用机械效率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

2.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N,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___,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3.某工人用二个滑轮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N的物体提到2m高处,拉绳子的力为400N,则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

= _______J,拉力拉绳子一共做了

_______J的功,拉力额外多做了_______J的功。

4.对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杠杆的机械效率可达110% D.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探究交流】

任务一:机械效率的含义

如图,把100N沙运上三楼,这三种方法做功情况比较: (1)对沙做的功:

对人和桶做的功: 做的总功: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2)对沙做的功:

对桶和动滑轮做的功: 做的总功: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3)对沙做的功

对口袋和动滑轮做的功: 做的总功: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机械效率公式:

【典型例题导学】

例1.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了,把同一个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那么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做的有用功减少

B.做的总功减少 D.所用的拉力减少

F A C.做的额外功减少

例2.用如图12-3-1所示的滑轮组拉着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

图12-3-1

动,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0.1倍,拉绳子的拉力为25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m/s,则10s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J,额外功等于_______J。 【课堂练习】

1.俗语“杀鸡焉用宰牛刀、大材小用”中主要指的是 ( ) A.有用功小 B.额外功小 C.总功小 D.机械效率小

2.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12-3-2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则拉力F1.F2和滑轮组做的

F1

F2

有用功W有1和W有2大小关系是( )(忽略绳重及摩擦) A.F1 > F2,W有1=W有2 B.F1 > F2,W有1>W有2 C.F1 < F2, W有1=W有2 D.F1 < F2, W有1 >W有2 3.小明用同一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12-3-7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__F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________W乙,

η甲________η乙。(均选填“>”、“=”或“<”)

4.如图12-3-3,用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提高2m,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巩固练习】:

1.如图12-3-6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 )

A.80% 800J B.80% 1000J C.62.5% 200J D.80% 200J

图12-3-6

图12-3-7

图12-3-3 图图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