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6:4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物理D复习资料
选择题:
1440
?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M、N,相互间作用力为F,当另一点电荷Q移近这两个点电荷
时,M、N (A)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C)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D) 大小和方向都改. [ ] (C) 1046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
a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的场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 b
(A) 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B) 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O (C) 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D) 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 ] dc (C)
有两个电荷都是+q的点电荷,相距为2a.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a为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 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S1和S2,其位置如图所示. 设通过S1和
S2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为?1和?2,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S,则 (A)??1>?2,?S=q /?0. (B) ?1<?2,?S=2q /?0. (C) ?1=?2,?S=q /?0.
(D) ?1<?2,?S=q /?0. [ ]
SS q q (D) x2aO
211035
有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O点a/2 处,有一电荷为q的正点电荷,如图所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a a O a/2 q qq. (B) 3?04??0qq (C) . (D) [ ]
3??06?0
(D) 1054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代数和∑q=0,则可肯定: (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零.
(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
(C) 1055
一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处.下列哪一种情况,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发生变化:
(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B) 将另一点电荷放进高斯面内. (C) 将球心处的点电荷移开,但仍在高斯面内.
(D) 将高斯面半径缩小. [ ] (B) 1370
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则在距离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B) . ?02?0?? (C) . (D) . [ ]
4?08?0 (A) C
1076
点电荷-q位于圆心O处,A、B、C、D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现将一试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动到B、C、D各
-q点,则 ABO (A) 从A到B,电场力作功最大.
(B) 从A到C,电场力作功最大. C(C) 从A到D,电场力作功最大. D (D) 从A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
等. [ ] (D) 021
如图,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选取以q为中心、R为半径的 P 球面上一点P处作电势零点,则与点电荷q距离为r的P'点的R 电势为
q r P' q?11?q (A) (B) ??? 4??rR4??r?q?11?q (C) (D) ??? [ ]
4??0?Rr?4??0?r?R?00? (B)
1240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同心球面,其上 -3q +q 分别均匀地带有电荷+q和-3q.今将一电荷为+Q的带电粒子从内球
面处由静止释放,则该粒子到达外球面时的动能为: Q
R QqQq (A) . (B) .
4??0R2??0R2R (C)
Qq8??0R. (D)
3Qq. [ ]
8??0R (C) 5082
真空中一半径为R的球面均匀带电Q,在球心O处有一电荷为q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内离球心O距离为r的P点处的电势为
rPQR1?qQ?q (A) (B) ???.
4??0?rR?4??0r1?qQ?q?q?Q (C) (D) ???. [ ]
4??0?rR?4??0rO q
(B)
2013
四条皆垂直于纸面的载流细长直导线,每条中的电流皆为I.这四 I 条导线被纸面截得的断面,如图所示,它们组成了边长为2a的正方形
的四个角顶,每条导线中的电流流向亦如图所示.则在图中正方形中心点O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I 2?02?0I. (B) B?I. (A) B?2a I O 2a I
?a??a (C) B = 0. (D) B??0?aI. [ ]
C
2014
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1 / B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 ] C 2018
边长为L的一个导体方框上通有电流I,则此框中心的磁感强度 (A) 与L无关. (B) 正比于L 2. (C) 与L成正比. (D) 与L 成反比.
(E) 与I 2有关. [ ] D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