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要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3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滑坡及其种类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损失的斜坡变形破坏乃至整体移动事件。影响因素常见的有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其特征是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滑坡也叫地滑,群众中还有“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俗称。

通常,根据滑动力学特征可分为牵引式、推移式、平推式与混合式几种;按照岩土体性质分为土层和岩石两种;按照滑体厚度可分为浅层(小于6米)、中层(6-20米)、深层(20-50米)、超厚深层(大于50m)四类;按照滑体体积又可分为小型(小于10万m3)、中型(10-100万m3)、大型(100-1000万m3)及巨型(大于1000万m3)四类;根据构造特征还可分为顺层与切层滑坡等。

滑坡的工程治理原则一般是排水、减重、支挡。其治理方法有多种。

二、滑坡要素

一个滑坡从孕育到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经历从孕育、蠕变、剪切、形成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因滑坡形成环境和影响因素的不同而有长有短。通常斜坡上的地质体进入蠕变阶段即可视为滑坡。而当滑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并出现明显的标志时(如滑面已经贯通、滑体发生了明显位移),都具有一些可以测量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滑坡要素。当然具体到每一个滑坡并非所有要素都是齐全的。了解滑坡要素是认识、分析滑坡的基础,也是不同滑坡间相互对比的前提。

滑坡体(滑体):就是发生滑动的岩土体。滑体两侧、前后缘和滑动面附近的物质,在滑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崩塌、揉皱和土石翻滚等扰动现象,但主体一般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状态,特别是在滑移距离不远、地形坡度较缓的情况下。此外,在滑动过程中,由于大量裂缝的出现和岩土体孔隙的增加,常会使滑体体积“增大”,增大比例与岩性、滑面形态和滑移速率有关,一般情况下是滑动前体积的1.1~1.3倍。

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不动体下滑的分界面。常循地质软弱面发育而成,如地层中的软弱夹层、断层面、裂隙面、岩/土分界面等。有些滑坡具有多级滑面,在剖面上形成向下收敛的滑面组,最下面的一条称主滑面,其它称次滑面。滑动面上部受滑动揉皱而形成一定

厚度的扰动带称滑动带,其厚数毫米至数米不等。滑面剖面形态可以是直线状、曲线状、折线状或其它不规则状。滑坡发生后,滑面多数情况下上部裸露、下部被滑体掩盖,偶尔也可见到全部滑面都裸露出来的实例。

滑坡床(滑床):滑坡体下面没有滑动的岩土体(其表面就是滑动面)。

滑坡周界:滑动面在平面上的展布范围,也就是滑坡体与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滑坡壁:滑体移动后,因后缘拉开而暴露在外面的拉裂面。一般平面上呈弧形,倾角多大于50°,滑坡壁上有时可见垂向擦痕。滑坡壁向下延伸倾角变缓并与滑动面相连。

滑坡台阶:由于滑体上、下各部分滑动速度的差异,或滑动时间先后不同,在滑体表面形成的略向后倾的阶状错台。错台上如果生长有树木,常因滑体旋转而倾斜、弯曲,形成所谓的“醉汉林”或“马刀树”。

封闭洼地: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沟槽。沟槽中积水时称滑坡积水洼地。当滑体上、下部之间发生较大差异滑动时,封闭洼地和滑坡积水洼地也可在滑坡体的中部出现。

滑坡舌:滑坡体前缘呈舌状的部分。

滑坡鼓丘:滑坡体前缘因滑动受阻而隆起的小丘。

拉张裂缝:滑坡体上部的弧形开放性裂缝,与滑坡壁走向大致平行。通常将其最外一条称滑坡主裂缝或破裂缘。在主裂缝上部的斜坡中,由于滑体移动造成的卸荷作用,常形成一系列拉张裂缝,这些裂缝形态、产状与主裂缝相近,但无明显垂向位移,称之为卸荷-引张裂缝,滑坡范围可能循这些裂缝进一步扩大。

剪切裂缝:位于滑坡体中部两侧,系坡体下滑时与两侧不动体相对剪切作用所致,常呈羽毛状或雁行排列。在滑体纵向滑移速度差异明显时,滑体内部也可形成与滑动方向相近的以水平错动为主的剪切裂缝。

扇形裂缝:位于滑坡体下部,平面呈扇骨状,系滑坡前部挤压或侧向扩离所形成。 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下部,平面上往往呈断续弧形,并与扇形裂缝大致垂直,系滑坡体前部挤压拱起所形成。

滑坡泉:滑坡发生后,改变了原有斜坡的水文地质结构,在滑体内或滑体周缘形成新的地下水集中排泄点,称为滑坡泉。

剪出口:滑动面与斜坡下部原始地面的交线,一般情况下被滑体覆盖。

滑坡坝和滑坡湖:滑体进入河(沟)道,阻断河水的滑坡堆积体称为滑坡坝,坝上游壅水成湖称为滑坡湖。

滑坡轴(主滑线):滑坡体滑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代表整个滑坡的滑动方向,一般位于推力最大,滑面埋深最大(滑体最厚)的纵断面上。在平面上为直线或曲线。

主滑方向:滑坡轴指向坡下的方向。

滑动距离:分为总滑距、水平滑距和垂直滑距。总滑距是指滑体中的某一点在位移前后位置变化的最大距离;水平滑距是指总滑距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垂直滑距是指总滑距在垂直于主滑方向的平面上的水平投影。

1滑坡壁;2滑坡洼地;

3和4滑坡台阶; 5醉树;6滑坡舌; 7鼓张裂缝; 8羽状裂缝

9滑动面;10滑坡体; 11滑坡泉。

滑坡块状示意图

1滑坡壁;2滑坡洼地; 3~6滑坡台阶; 7滑坡体;

8扇形和鼓张裂缝; 9羽状裂缝; 10滑坡泉。

滑坡俯视平面示意图

三、滑坡的识别

地形地貌依据: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上述地貌现象说明,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上述地貌现象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