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英初中自评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0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着力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 2010年4月14日 一、学校概况

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创办于1934年,最初是广州培英中学北街分校小学部。1946年秋开设初中班,校名定为培新中学。解放后学校由江门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易名为江门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1991年7月1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名为江门市培英中学。2003年9月起停办高中,2007年9月搬迁至新校址江北路16号,同年10月更名为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33335平方米,生均29平方米;首期工程建筑面积13410平方米,生均11.6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目前全校有教学班24个,学生1150人。全校在编教职工70人,专任教师62人,研究生学历2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4人,中级职称44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秉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遵循“信、望、爱”的校训;树立“爱、严、勤、实”的教风、“乐学多思”的学风、努力打造“文明守纪、团结向上”的校风,以“建成设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教师专业化,教育质量高,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学校”为办学目标。近几年来,校风、学风明显改善,办学成绩不断提高。

学校曾先后获得:“广东省贯彻学校卫生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江门市爱国卫生工作模范单位”、“江门市师德工作先进单位”、“江门市环保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门市安全文明学校”、“江门市校园‘四化’建设先进单位”、“江门市绿色学校”、“市直先进党支部”、“市直教育系统排头兵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科学管理,强化教学效能 1、与时俱进,提升管理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开展,我们认识到办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确立了“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一切为了发展,就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种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形成了“爱严勤实”的教风,“乐学多思”的学风;注意在课程目标中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围绕教学理念,我们的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发展,依法办学、依法行政;学校领导团结合作,做好表率,为教职工服务,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

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加强对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使学校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干部与老师主动交往,做知心朋友,也让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的内心世界得到彼此沟通理解,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2、着眼全局,完善管理制度

我校管理坚持落实四种制度,即校务公开制度、党组织保障制度、行政集体决策制度、教代会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校长室—分管教学副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分管后勤安全副校长—三大处(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科组、级组的层级管理制度,坚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责任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既分工又合作;坚持执行细化量化的考勤、绩效、奖励等制度。校长负责制落实,管理架构运作正常,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门市关于推进我市初中质量工程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制度化建设,健全各项教育教学管理,确保初中质量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和完善了《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在全员的岗位职责、教学教研管理、德育管理和后勤管理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人员聘用实施工作方案》、《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人员聘用期满考核方案》、《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教职工工作岗位责任制》和《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绩效分配方案》等系列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学校对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定性定量考核评价趋于完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