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花、树、叶》教案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5 13:32: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花、树、叶》

教案分析

第13会变的花、树、叶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花、树木的大致生长规律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树木的原始形状与树木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运用点、线、面元素,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对树木原形进行简化和添加的艺术处理。 重点难点:

先简化树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作个性化的艺术加工,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树木的原形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树木原形图片、树木图案图片等。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观看图片。

(1)教师展示一组树木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树木的名称,如松树、银杏、梧桐、桂树、柳树等;同

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常识,如:树的外形、颜色、作用怎样,树的生长、栽培、分类如何等。

(2)教师展示一组树木图案的图片,同学指认图中的树木,说出其名称。

2、比较两次观看到的树木图片的不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1)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一一对应。

(2)看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异同之处。

3、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1)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保留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的哪些方面?

(2)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4、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

、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树木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树木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以线造型,那么现在以面造型;如果刚才直线为主,那么现在曲线为主;如果刚才彩色立像,那么现在单色立像。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几种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注意叶子的不同特点。 创作与表现: 、

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方法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方法二:

(1)选择树木外形进行美化。

(2)在‘树’的范围内‘拉根线条去散步’(画回忆散步时的心情: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散步时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外,也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因此我们的线条应随着散步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3)在适当的地方添加‘点’。

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