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实验指导书(2017-201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4:45: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表2.1光切显微镜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 7× 14× 30× 60× 总放大倍数 (包括目镜) 60× 122× 260× 520× 视场大小 (毫米) 2.5 1.3 0.6 0.3 能测的不平度高度(微米) 15~50 5~15 1.5~5.0 0.5~1.5 目镜所能测的范围 ▽3~▽5(20~80)μ ▽5~▽7(6.3~20)μ ▽7~▽9(1.6~6.3)μ ▽9(0.8~1.6)μ 2.影像调整:通过变压器(6V),按通光切显微镜光源,将被测零件放在工作台上,并使光带与零件加工纹路垂直。在调节被测件之前,首先使目镜千分尺中的十字线清晰为止,这样操作可保证眼睛不紧张。如果调换观察者,还需要重新调整。

调整被测件重要分成二步:粗调、细调。粗调——立柱调节,松开螺钉5,旋转螺母4,使目镜内看到绿色的光带;细调——调节手轮6,直到从目镜中看到被测零件表面不平度高度。

3.测定零件表面不平度平均高度Rz:目镜视场中所呈现的光带形象高度h可利用目镜千分尺来测定,然后换算得到零件表面不平度十点高度Rz。

目镜千分尺结构见图2-4,目镜内由两块玻璃组成,一块是可动玻璃,一块是不可动玻璃。A—可动玻璃(刻有十字线和两条标线)B—不可动玻璃片(刻有字标0~8和刻线),刻度套筒13其圆周均分为100,每旋转一圈后可动玻璃片的表现在字标沙锅内移动过一个数。转动刻度套筒13,则可使玻璃片A上的十字线沿螺杆轴线方向移动,刻度套筒13所转过的格数相当于十字线沿螺杆轴线方向移动的距离。测量时,先送开目镜千分尺锁紧螺钉,使 目镜旋转45°左右,同时调节刻度套筒13使目镜十字线中一条直线于光带清晰一边的轮廓最高点相切。(个别显著凸出的可以不考虑)。(如图2—5a)此点在实际轮廓上则是最低的点,因目镜视场中为倒像,再将固定螺钉固紧。然后转动刻度套筒13,使十字线中的一条直线依次与光带清晰边轮廓各波峰与波谷相切(2-5b图)。在所规定的取样长度范围内选择五个高峰和五个低谷。如果显微镜的目镜视场直径包含或接近确定的取样长度大小,在一个视场内就可选择这十个点。如果视场直径较小,则要转动工作台微动螺丝,即移动工作台在二个视场中选择十个点,此时分别读出十字线的一条线与波峰波谷相切时的刻度套筒读数,由于十字线的一条线从与波峰相切到与波谷相切时,套筒所转过的格数是表示十字线交点自x移动至x’的距离,故光带影象高度h=xx’cos45°见图2-5

11

图2-4目镜千分尺结构图 图2-5目镜视场中影像

由此可得:Rz?hcos45?

'1E?xx'cos45?cos45?E?xx'E2其中xx’为目镜千分尺刻度套筒的读数,E值是套筒的刻度值。

为了求出零件表面不平度平均高度的数值,还应该哟感仪器所附的标准刻度尺(刻度值为0.01毫米)在本台仪器上来确定套筒的刻度值E。

4.用标准刻度尺在仪器上确定套筒的刻度值,调整步骤如下:

(1) 将玻璃校准尺(图2-6)放在工作台,该迟刻有100格,总长为1毫米,刻度值为

0.01毫米的刻线。

(2) 调整仪器焦距并移动校准刻度尺,使光带移到校准刻度尺的刻线部分,并使刻线与

光带垂直,从目镜中即可看到校准刻尺的尺影。见(图2-7)。

图2-6玻璃校准尺 图2-7校准刻尺的尺影

(3) 松开锁紧螺钉,将目镜转动到水平,转动目镜千分尺,使十字线交点的移动方向(刻

度套筒螺杆的轴线方向)与目镜视场中的标准刻度平行。转动刻度套筒将十字线交点自目镜视长中标准刻度尺上的某一刻度A点移动到另一刻度B点见(图2-7)

按下公式计算出刻度套筒的刻度值E;

E?A与B之间的格数?0.01毫米

A移至B时的套筒格数测量结果: Rz?h平均?E/2

12

实验三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齿圈径向跳动?Fr的意义及其合格性的评定 2、 掌握用径向跳动仪测量?Fr的方法。 二、仪器结构及测量原理:

径向跳动仪原理与结构见图3-1和3-2。被测齿轮可绕轴0转动。

图3-1 径向跳动仪原理图 图3-2径向跳动仪结构图

齿轮径向跳动是指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位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线的最大变动量。测头可有圆形或圆锥形,圆锥形测头锥角为2a=40°根据 测齿轮不同模数,选择不同大小的测量头。使测量头能在齿高中部接触。 三、实验步骤:

1、 装夹工件,调整仪器。将被测齿轮套在心轴上,固紧在上先顶针架,使其用手就可转动,

但不能摆动。由齿轮模数大下选择适当的测量头,装入测量杆前端的弹簧夹头内,并将测量头调到齿宽中部。再装上指示表,并将指针压缩1-2圈。

2、 将测量头放入齿间,并多次测量同一齿间,知道示至到示值稳定为止。记一次读数。如

不稳定,应检查所有固紧螺钉和测量头是否固紧,然后逐齿测量。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测量时量头应轻轻地放入齿间,另外,对齿轮重复测量三圈,从而取每一个轮齿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四、思考题

1. ?Fr超值说明齿轮加工或齿轮安装中存在什么问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