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四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义。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一个思想空虚、精神萎靡的人,难免要被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牵着鼻子引入邪路。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正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决不能使人们陷入只知谋取私利的误区之中。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培养入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建设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中国革命道德,是先进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于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渊源,增强价值观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革命者唯有牢固树立并自觉坚持革命道德观,才能在革命事业的艰难困苦中经受严峻考验;才能在身处顺境时保持

清醒的头脑,身处逆境时仍然坚忍不拔,保持应有的革命节操;才能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最大价值而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终生。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德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能够帮助人们在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生矛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道德生活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社会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改观等方面,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仍然存在着诸如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奢侈浪费、贪污腐败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腐蚀人们灵魂,污染社会风气,阻碍社会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发挥革命道德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浩然正气,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中国革命道德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实践,真正体会中国革命道德的本质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自觉同各种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都已经逐步确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对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得到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目标,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顺利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人们理性合理表达改革诉求,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需要立法、司法、执法各个环节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更好地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样才能将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一个没有道义担当的政党,是无法得到人民群众信任的,更不可能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锤炼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