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句子专项复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0:43: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升初句子专项复习

【复习要点】 一、句子及类型。 二、标点符号。 三、扩句和缩句。 四、句式变换。

1、把字句、被字句、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五、修改病句。 六、修辞手法。

七、理解句意、避免歧义、排列句序

【知识要点一】:句子及类型

1、句子的概念。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小明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复习语文。

2、句子类型。

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或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知识要点二】:标点符号

句号—— 。

1.用于述句的末尾。 【是中华人民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多美的自然风光啊!】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 1.句子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

生的精力。】

3.句子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觉得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

用于句子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

1.用于复句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①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②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③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 冒号—— :

1.用于称呼语后,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

3.用于总说性话语后,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前,以总结上文。 【华考上了大学;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 括号——(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种”,或简称“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

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在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4.用于说话未完、余义未尽或语义的省略 。【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连接号—— —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各部分的分界。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亮传》。

书名号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针对练习←●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据说 东坡有一次作诗时 有意将 申 字写成 甲 字 诗作完后 他周围的朋

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 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2、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②、表示语音的停顿; ③、表示话没说完。 ⑴、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 ( )

⑵、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 ( ) ⑶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知识要点三】:扩句与缩句

一、概念

扩句——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意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缩句——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留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二、解题步骤

1、扩写句子: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2、缩写句子:

①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②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③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三、注意 扩句:(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典型例题←●

例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写句子)

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例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解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例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解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例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解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针对练习←● 【扩写句子】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3、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扩写句子。

1、游客登上了长城。

3、小女孩卖火柴。

4、小鸟唱歌。

【缩写句子】

一、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高大挺拔的白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树在公路排列。”( ) 3、“风景如画的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

二、缩写句子。

1、我们追寻诗仙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2、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知识要点四】:句式变换

一、把字句、被字句、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典型例题←●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