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章 课外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 B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 B.课内与课外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动

2.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C )。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 3.课外活动不包括( D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4.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B )。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B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7.学校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B )。 A、小组活动B、群众性活动C、学科活动D、科技活动

8.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C )。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C.科技活动D.社会活动 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D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C.《学记》中就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的任务

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B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2.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进展速度,是以参加者有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说的是课外活动的(A )特点。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兴趣性 D.自主性

13.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D )。 A.体育活动B.课余活动C.文娱活动D.群众性课外活动 14.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项目的是( B )。

A、植树造林 B、打扫校园 C、拥军优属 D、帮老助残 15. ( D )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

A. 学科活动 B.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16.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 。

第10章

1

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17.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 ) 。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18.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在( A )上是统一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 D.教育组织形式 19.文学作品讨论会和某门学科最新动态报告会等都属于( D ) 。 A.集会活动 B.文体表演活动 C.革命纪念日活动 D.各种类型的学科活动

20.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 C )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21.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校外教育更有利于( A )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22. 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C)。 A.探究性活动活动 B.发现性活动 C.训练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BCD )。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多样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灵活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2、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ABD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社团活动 D.个人活动 E.校外活动 3、下列课外活动的形式属于群众性活动的是(ABDE )。

A、报告和讲座 B、各种比赛 C、艺术小组 D、社会公益活动 E、参观、访问 4、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ABCE )。

A.学科小组 B.技术小组 C.艺术小组 D.公益活动 E.体育小组 5. 下列活动中属于科技活动的有( ABCD ) 。 A.举办科技讲座 B.采集标本 C.科技表演 D.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E.成立数学活动小组 6.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活动的是( ABCD ) 。

A.野营 B.春游 C.登山 D.无线电小组活动 E.实验制作

7.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ABC )。 A.领导者的权威发动 B.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 C.个别谈话 D.抓好典型项目 E.做好总结

三、填空野营题

1.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 _____、_____。 兴趣 爱好 2.课外小组活动主要可分为 _____、 _____、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学科小组 技术小组 3.根据课外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___、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群众活动 4.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 _____ 。总结

5.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 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个性特长

6.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 作用。辅助

第10章

2

四、简答题

1.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2.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牛与社会的联系。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的课余牛活更充实、健康,对学生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是学乍喜闻乐见、富有吸引力的,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3)培养学牛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人地,这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另一方面,使其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3.根据课外活动的性质可将课外活动分为哪些类型? 即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

(1)科技活动。这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

(2)学科活动。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3)文学艺术活动。文艺活动种类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4)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及体育文化修养为目标的。

(5)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形式。 4. 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才能发挥咨询、指导的作用。

(3)教师要注意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问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五、论述题

1.课外活动中的群众性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群众性活动包括: (1)报告和讲座。这是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 (2)各种集会。群众性集会能迅速有效地传播知以和思想,形成一定声势,给学生留下深刻

第10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