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1(课件 试题 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43: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2.理解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方法,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

(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表达方式: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3)作用:反映地面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等高线的特征

部位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E缓坡 F陡坡

二、地形图的判读

地貌类型 盆地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中部稀疏,边缘密集 等高线分布特征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 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 丘陵 沙丘 岭谷相间

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较小,坡度较为和缓 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较平坦 山岭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岭和山谷相间分布 思考 如何根据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判断风向?

答案 沙丘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陡峭,等高线分布稀疏的部位为沙丘的缓坡,风是从缓坡一面吹过来。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作用:能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和地面坡度陡缓。 2.判读: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最低点和转折点等。 3.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相应各点。

(4)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鞍部 南北走向

2.如果想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站立的地方海拔可能是( ) A.750 m C.1 100 m 答案 D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答案 A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答案 B

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支流。 答案 乙

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答案 图略。(提示:画在盆地或洼地的出口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

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

(2)一般来说,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相邻的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B.780 m D.1 19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