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正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6:18: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于事项如: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等无需进行确认。另外,出于谨慎性考虑,因为或有事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或有负债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以补充和完善财务报告。但对于或有资产,当且仅当其有非常大的概率带来经济利益时,才会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1.5借款费用资本化确认

借款费用是否能够资本化,一是看期间界限的界定,二是看借款的性质。例如:将借款费用按资本化期间与非资本化期间进行区分时,对于前者只允许费用化,而不得资本化;对于资本化期间,只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才能够资本化,其他的则只能费用化,并计入当期的损益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借款费用按一般借款与专门借款进行区分时,对于一般借款通常按以下方式进行资本化确认:一般借款的资本利息=累计资产支出超出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对于专门借款按以下方式进行资本化确认:专门借款的资本利息 = 资本化期间的资本利息 - 资本化期间未使用专门借款的利息收益。

第2章 谨慎性原则实务中应用的优点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避免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现象的发生,体现出公平、公允的精神,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增加了资产计提的项目,如:无形资产减值、存货跌价、短期投资跌价、固定资产减值以及长期投资减值等准备项目。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高估的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很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所以,企业在预计未来损失时,采用谨慎性原则,则可以防止虚增资产,避免浮夸利润,从而有效地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这种资本保全制度的体现,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如果恰当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选择计算出对公司利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方法,使会计相关工作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根据公司具体需求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例设置和对比,更能更有效地指导会计工作,使得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可靠。 2.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由于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虚假的会计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严重制约了

2

市场经济的发展。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合理、适度地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和收益少计或不计,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同时,限制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

2.3有利于降低或转移企业各项经营风险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往往有很多种原则,恰当的应用谨慎性原则要求,能有效地避免与其他原则相冲突。通常来说,在会计工作中要优先考虑一些客观性原则,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他的会计原则进行顺序排列,这样不但能提升企业会计信息之间的可比性,还能让企业领导根据会计报表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 2.4可以有效的保护公司董事的利益

因为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状况都不一样,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所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在财务信息披露中必须充分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和程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等等,而充分的信息披露则有利于准确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避免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2.5实现税收最优化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能会使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产生低估,对损益的非对称确认将有利于减少所得税近期纳税支出或者延至以后的年度,这给企业近期减轻了税务负担,节约了资金占用,有利于其周转资金,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3章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的现实问题

3.1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

谨慎性原则倾向性较强,当期利润谨慎,而下一期却缺乏谨慎。以“存货”为例,本期利润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其计算偏低,降低了期末存货价值,造成后期销售成本较低,从而使利润获得强力反弹。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期末存货所占资产比例较大的企业来说,显然是操纵利润的首选措施。因此,企业某一会计年度大量的呆滞存货可能被注销,为冲销巨额的存货成本,从而计提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而第二年企业就能够获得巨额的净利润。该盈余管理的实现,只需要通过低估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即可,无需下一年度巨额的冲回减值准备,且很难被人发现。同时,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谨慎性原则的实际操作,使得会计信息难以验证。比如,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对于

3

接受捐赠的有形、无形的资产,若无发票账单或活跃的市场,入账时应根据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如何计算?怎么确定?按多少计算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多大合适?这些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判断力的高低。

3.2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具有极大的主观判断性

从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它是企业在面临内外部不确定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做出的有利于企业最为谨慎的信息反映。在这个时候,企业的相关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便会运用他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以及其做出的判断来进行反映。这种局限性容易导致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反映得并不准确,而相关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会对其所反映的信息拿捏不准,从而对企业投资决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存货在期末计价中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成本是指企业购入存货或者自产的实际成本,而对于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需要相关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可变现净值的定义是指,在企业的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存货的估计的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售出时发生的相关税费。再比如: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相关财务会计人员对现率以及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出合理的估计。这些都需要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相关的经营做出估计,这种估计的主观性难免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和准确性,企业能够利用这些主观性为其利润的调节创造有利的条件,可见这种做法无疑会损害企业投资者的利益。

从另一方面讲,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利用谨慎性原则的模糊性界定,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粉饰财务报表、达到企业财务状况指标的目的,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形成“失真”的局面,这不仅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滥用,也损害了企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是不道德的行为表现。例如:作为美国最大的保健公司南方保健公司在 2003 年被查出高达 27 亿美元的会计造假,虚构其利润,成为“第二大会计造假大王”。在对南方保健公司的造假案例分析中,发现其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忽视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利用该原则的主观性对其利润进行人为的调节。

3.3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企业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相关规定中,赋予了企业一定的主观性,使得

4

企业能够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的信息,从而有利于企业内外部相关主体的决策。相比较那些较为硬性的规定而言,具有弹性的规定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而在现阶段企业中普遍存在高素质的企业会计人员较为缺乏的状况。一方面,由于对相关财务会计人才专业的培养面比较窄,使得他们掌握到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对企业会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财务会计人员自身来讲,他们满足于自身现有的知识把握,觉得实践经验能够补充他们后续知识的缺乏,而不主动积极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的新规定和相关变化。再者,对于企业自身来讲,除了财务会计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了解之外,高级管理人员并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现实状况,从而忽视了对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培训。以上教育的缺乏会导致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财务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失真情形,应当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3.4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冲突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衡量具有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在不同的方面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了规范和约束,但是谨慎性原则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对于客观性原则,它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要求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相比之下,谨慎性原则要求,当企业可能发现尚未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时,企业应当对此进行记载和反映出来。可见谨慎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存在着某方面的冲突。对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来说,谨慎性原则与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与企业之间的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使得投资者能够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投资策略的分析,从而选择比较利于自己投资的策略目标。一致性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在不同的时期都能按照既定的财务会计信息衡量标准进行记载,这样与企业有关的各个主体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相关变化的情况,从而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预测。可见,虽然会计原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反映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规范,但是真正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需要将不同的会计信息进行协调,才能更加切合实际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5

第4章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4.1拓宽谨慎原则的适用范围

谨慎性原则“度”的把握,是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关键点,无论是过度运用,还是运用不足,都无法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优势,无法真正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使得企业决策因会计虚假信息而发生偏离。一个可行方案,能够平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从而最大化谨慎性原则的优点,限制其缺陷的扩大。当然,这个度的把握,掌握在会计人员的手中,故而需要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够真正领会谨慎性原则的精髓,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的制约因素。换言之,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决定了谨慎性原则度的把握。 4.2削弱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的主观色彩

企业的财务会计负责人及内部的主管人员之所以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拥有谨慎性原则运用的主观判断性,是企业会计准则使企业自身更加具有主动性的相关规定。由于谨慎性原则没有要求一个既定的标准,才使得造假的案件频繁发生,屡禁不止。因此,要想削弱谨慎性原则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运用的主观性,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应当对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使企业在进行实际运用过程中能够把握一定的度,同时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应当对相关的估计范围设定一定的范围,使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只能将其估计的结果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样不仅能够使得相关的会计信息具有合理性和客观性,也能够使得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具有可比性。其次,应当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的附注中,详细披露会计项目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情况,使得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透明化,能够使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了解到企业最为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规划自身的投资决策。其次,加强企业内外部的监督。企业应当将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监督纳入到内部的审计监督当中,随时监督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不能达到相关的目标,应当建立企业外部的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相比具有客观性,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上,企业可以通过上述措施,加强对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