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3:33: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2课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 ——外国雕塑撷英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一、教学课题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外国雕塑的特点及重要作品有基本了解,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了解。

2、提高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和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一、什么是雕塑?

二、外国雕塑作品的发源 1、古埃及

2、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3、古希腊

4、走进“文艺复兴”

5、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 五、教学程序

设问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乐山有什么好玩的吗?学生:乐山大佛。 师:对啊,前几天老师去了乐山大佛,那真是一件鬼斧神工的雕塑品啊!说到雕塑,那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解一下。雕塑分为两大类:浮雕和圆雕。浮雕就是粘在一个平面上只能从正面去欣赏(自己贴在黑板上黑同学做演示,让同学们记忆更深刻)。圆雕则是独立于空间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站到讲台前面,展示自己是独立于空间的)。这节课我们走出国门,领略一下美轮美奂的外国雕塑作品的迷人魅力——外国雕塑撷英——阐述课题:共同体验一下外国雕塑作品是如何将现实与理想凝结,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1.古埃及雕塑

萨夫拉狮身人面像(石灰石,公元前2860—前2565) 埃及

在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金字塔建筑艺术达到了顶峰,不仅建筑规模雄伟,而且在金字塔周围出现了以整块巨石雕成的狮身人面像。守护在胡夫之子萨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高达20米,长57米,仅头部就有6米高。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现存最大、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已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

1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石灰岩,高122厘米,公元前2650年,埃及博物馆藏) 埃及

这是古埃及王国第四王朝拉霍特普王子及其妻诺夫勒特的雕像。其为石灰岩质,外表涂色,王子着红棕色,王妃着淡黄色。两者皆正面端坐,王子上身赤裸,十分健壮,右手握拳置于胸前,左手握拳放于左膝上外侧,两腿并拢自然垂下,结实的脸庞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王妃右手自然置于前胸,薄薄的衣裙显露出丰满的体态,两腿并拢自然垂下,紧身的裙摆也随之自然下垂。古埃及雕塑家对人物面部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王妃端庄、安详,王子刚毅、智慧,反映了二者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古埃及圆雕在表现法老、王子一类上层人物形象时往往采用这种刻板的端坐或直立姿态,重在表现正面,尤其是脸部的特征,而对身体其他部分的塑造则相对简略。它不是重在表现视觉中的人的真实面貌,而是表达埃及人观念中的形象,雕像的姿态、表情、头饰、胡须等,均与人的身份、地位高低直接相关。男人的肤色深,女人的肤色浅,也是古埃及雕塑一成不变的显著特征。 小结:

埃及人物圆雕在表现技法上的特点: 1 、在表现法老、王子一类上层人物形象时往往采取这种刻板端坐或直立的姿态。

2、重在表现正面尤其是脸部的特征。对身体其他部位表现相对简略。不是表达真实而是观念中“人”的形象。

3、雕像的姿态表情头饰胡须等均与人的身份地位高低有直接相关。 4、另外,男子肤色深女子肤色浅也是显著特征。 雕塑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企盼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灵魂来世永生——保护遗体和塑造真人像——人物雕像发达——用于丧葬

古埃及雕刻艺术既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达了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

2.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请同学们分析两幅雕塑作品的异同点?

《伏虎》——霍去病墓雕塑。因式造型,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汉代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受伤的狮子》——亚述雕塑的杰作。刻画了狮子中箭受伤、后肢瘫软而依然竭尽全力昂首挣扎的形象。不仅准确地刻画动物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其强悍的生命张力,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勇猛善战的亚述人的精神气质。 通过分析得出:《伏虎》是整体写意质朴雄浑的风格。《受伤的狮子》生动传神的细腻风格。亚述王朝的成就最为突出,除人物雕像外还有大量表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其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亚述雕刻家不仅准确地刻画动物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其强悍的生命张力,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勇猛的亚述人的精神气质。

哈达佛陀头像(砂岩,4—5世纪,1920年阿富汗哈达佛寺遗址出土,阿富汗喀布尔博物馆藏) 印度

2

哈达位于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东南,是犍陀罗艺术的两大中心之一。这尊出土于哈达的佛陀头像,不仅明显带有希腊、罗马神像的面貌特征,而且富于希腊古典主义艺术的高贵、单纯、静穆的气质,鲜明地体现了犍陀罗佛像与希腊、罗马艺术的密切联系,因此有“东方阿波罗”的美称。然而它并非希腊神像的翻版,其眼帘低垂、沉思冥想的表情,以及顶髻的波浪式卷发、眉间表示白毫相的圆点,均打上了佛教的印记,显示出东方艺术的韵味。 小结:

两河流域——亚述王朝的成就最为突出,除人物雕像外还有大量表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其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受伤的狮子〉

印度雕塑——与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吸收融合希腊罗马雕塑创造出既高度写实又体现东方唯美主义的作品,影响深远。——《哈达佛陀头像》 3.古希腊雕塑: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出土与萨莫色雷斯岛得名。经四年修复而成。雕塑面向大海站在船头,张开双翅,给人以飞翔感。胜利女神不管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看到他展翅欲飞的雄姿。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构图上,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艺术家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的活力不禁令后人由衷的慨叹。其与《维纳斯》和《蒙娜丽莎》共称为卢浮宫三宝。 欣赏了胜利女神的女性美,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男性的阳刚之美。

《拉奥孔》——雕塑取材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群雕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处理。以人物拉奥孔形体较大,次要人物较小,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构图,显得稳定而变化丰富。 通过比较埃及印度雕像得出古希腊雕塑的特点:

希腊雕刻家多借现实生活中具有完美体态和旺盛生命力的青年男女裸体形象,表现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及健美的运动员。造型高度写实,姿态优雅、容貌端庄,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和谐、理想、美的追求。 4.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重视从古希腊、罗马雕塑中吸取营养,在继承希腊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前提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品《垂死的奴隶》《晨`暮`夜`昼》《摩西》 5.17——19世纪欧洲雕塑:

西方雕塑经历了文艺复兴的繁荣之后继续得到发展,雕塑的题材得到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其中,17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贝尼尼,擅长于通过静态的人物雕像表现戏剧性的情节,使雕塑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装饰韵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