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玉溪教师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45: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属于( )。 A.初步的 B.较高的 C.相当的

D.达到成人水平

3、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反映出他们的注意( )过度。 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稳定性

4、“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共同作用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B.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且需要是动机的直接表现形式 C.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活动直接相关

D.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需要、活动目标相连

6、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7、已有研究表明,( )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1 B.2 C.3 D.4

8、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 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

D.自我实现、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9、( )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关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形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

A.归属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B.概念学习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C.符号学习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微信13629477159 D.并列结合学习

10、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叫( )。 A.上位学习 B.建构 C.强化 D.消退

12、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

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 13、( )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A.自我意识 B.学习 C.情感 D.思维

14、儿童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这属于(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爱的需要 D.成就需要 15、《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16、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17、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18、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 1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明( )。 A.只有分析没有综合 B.只有综合没有分析 C.看问题太肤浅 D.看问题太片面

20、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记忆力水平,主要属于( )。 A.创造力 B.一般能力 C.操作能力 D.特殊能力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21、陆钦斯的_____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22、情感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和__________的功能。

23、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__________。

24、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5、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与他的遗传特性、社会关系、生活经验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最终会整合成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这种总的精神面貌,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

26、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__________。

27、创造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四个阶段。

28、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__________。 29、在一般情况下,__________程度焦虑有助于促进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

30、__________是指生产劳动、技术操作和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能力,是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手、脑结合,协调自己动作并掌握和施展技能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31、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成为__________。 32、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总体上来看呈__________分布。

33、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__________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4、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__________的反映就是感觉。__________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35、__________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36、语词一逻辑记忆指以概念、判断、__________等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 37、__________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进步意义的意图和决心。

38、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叫__________。

39、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从大量具体实例出发,对得到肯定的一类实例加以概括,抽取共同的属性,最终形成一个概念。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

40、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条件作为保证。这种基本条件即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42、简述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

43、什么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4、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45、小学教育应怎样培养儿童的志向? 四、论述题(10分)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