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6:3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2.采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的回归方程,要求满足的条件是( )。 A.因变量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总和为0 B.因变量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总和为0 C.因变量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D.因变量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13.在简单回归直线
中,
表示( )。
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值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值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中,-0.85表示( )。
A. y与x呈高度负相关 B. x=0时y的均值减少0.85
C. x每增加一个单位,y总是减少0.85个单位 D. x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85个单位 ]
[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与每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成本就平均( )。
A.提高270元 B.提高269.5元 C.降低0.5元 D.提高0.5元 ]
14.假设一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与其生产成本有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2000件时,总成本
大约为500万元,固定成本平均为100万元,由此可确定总成本对产量的回归方程为( )。 A.
B.
C.
D.
[ 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A、C、
B、 D、
]
15.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
归方程为:
,该方程明显有错,错误在于( )。
A. a值的计算有误,b值是对的 B. b值的计算有误,a值是对的 C. 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 D.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
16. 假设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若判定系数为0.05,则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肯定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低度相关 D.显著相关 17.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 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18.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则( )。 A.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 B.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低
36
C.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作用小 D、因变量对自变量影响作用小 19.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 )。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B.序时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 D.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 20.回归估计的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单位与( )。 A.自变量相同 B.因变量相同 C.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同 D.相关系数相同 三、多选题
1.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类型有( )。
A.函数关系 B.回归关系 C.相关关系 D.随机关系 E.结构关系
2.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函数关系,则以下结论中肯定正确的有( )。 A.回归系数等于1 B.判定系数等于1 C.相关系数等于1 D.回归估计标准差等于0 E.检验统计量F=∞ 3.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 B.圆的半径越长,则圆的面积越大 C.产量越高,总成本越多 D.施肥量增加,粮食产量也增加 E.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减小 [ 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指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 ] 4.相关关系种类( )。
A.从相关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B.从相关形态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C.从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零相关 D.从所涉及的变量数目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E.从相关数值形式分为相关系数和相关指数 5.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 )。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计算相关系数 D.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E.配合回归方程 6.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有( )。
A. B.
C. D.7.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 A.估计标准误 B.相关系数 C.回归系数 D.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E.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8.计算相关系数时( )。 A.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
37
E.
B.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是随机的,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可判断相关的方向 D.可以计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相关系数 E.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9.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H0:ρ=0,若拒绝原假设,错误的说法是( )。 A.两变量间高度线性相关 B.两变量间有重要的相关性 C.两变量间线性相关显著 D.两变量间正相关 E.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10.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是( )。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C.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D.可求出两个回归方程 E.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相互换算 [ 直线回归分析中( )。
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 11.直线回归方程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
12.在回归分析中,就两个相关变量x与y而言,变量y倚变量x的回归和变量x倚变量y的回归所得的两个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 )。 A.方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 B.方程中参数的数值不同 C.参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 D.估计标准误的计算方法不同 E.估计标准误的数值不同 13.回归分析中,通常( )。
A.t检验是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B.t检验是单侧检验
C.F检验是单侧检验 D.F检验是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E.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检验与t检验是等价的 14.工人的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
,这意味着( )。
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 C.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加80元; D.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80元;
E.如果劳动生产率每下降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70元。 15.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B.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E.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
38
16.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 )。
A.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指标 B.估计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 C.自变量与因变量离差程度的指标 D.因变量估计值的可靠程度的指标 E.回归方程实用价值大小的指标
17.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类型有( )。
A.函数关系 B.回归关系 C.相关关系 D.随机关系 E.结构关系 18.相关关系种类( )。
A.从相关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B.从相关形态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C.从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零相关 D.从相关的影响因素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E.从相关数值形式分为相关系数和相关指数
19.据统计资料证实,商品流通费用率的高低与商品销售额的多少有依存关系,即随商品销售
额的增加,商品流通费用率有逐渐降低的变动趋势,但这种变动不是均等的。可见这种关系是( )。
A.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 C.正相关 D.负相关 E.曲线相关 20.配合一条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两个变量互相推算 E.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一、判断题
1-5、√(×)(√) ×(√)(√) × ×(√)(×)(×)(√) ×(×) 6-10、√√×(×)×× 二、单项选择题
1-5.D(D)AB C(D)C(B)(C) 6-10.DAD(B)AD 11-15. BCC(D)(C)A(A)C 16-20.ABADB 三、多项选择题
1、AC 2、BCDE 3、ACD(ABE) 4、ABCD 5、ABCD 6、ABCDE 7、BCD 8、 ACE 9、ABDE 10、ACD(ABDE) 11、ABE 12、BCE 13、AE 14、BDE 15、ADE 16、ABE 17、AC 18、ABCD 19、BD 20、BC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 一、判断题
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和指标数值。( )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均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
3.时期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直接受时期长短的影响,而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 )
4.若将2005-2014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序列称为时点数列。( )
5. 若将某市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序列属于时期数列。( ) ]
39
6.时点数列一般是不连续数列,但是如果它的资料是逐日登记的,而又逐日排列,这时就可以看成是连续时点数列。( ) ]
7.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 8.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9.发展水平就是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 10.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 11.对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分别采用了“首尾折半”和“折半加权”的公式,但这两个公式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
12.某企业1月份实际完成产值500万元,刚好完成计划;2月份实际产值612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3月份实际产值832万元,超额完成计划4%。则第1季度超额完成计划(0+2%+4%)/3=2%( )。
13. 某工厂一月初、二月初、三月初、四月初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190人、215人、220人、230人,该工厂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为215人。( ) ] 14.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数列的项数等于平均增长量。( )
15.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
标。( )
16.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17.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
比增长速度积。( )
18.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 19. 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
20.平均增长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 次方根。( )
21.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91年至199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 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
22. 某企业要求在未来5年时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35%.若第一年能保证8%,则余下的四年平均应提高(35%-8%)/4=6.75%,方能完成预定目标。( )
23.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表示的是:速度指标增长百分之一而增加的水平值。( ) 24.对于一个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其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 )
25.移动平均不仅能消除季节变动,还能消除循环变动。( )
26.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所得的结果越好。 ( )
40
中,b肯定不会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