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5:13: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作者:辛涛 姜宇 刘霞

【摘要】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成为推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质量标准建立的

需要,梳理国家宏观教育目标,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提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并指出核心素养必须能够指导教师日常教学、促进教育评价、指引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要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遴选应注重一贯性、发展性与时代性,其建立过程需要广泛征集教育利益相关者意见,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让其更好地服务教学实践,要完善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体系,推进其服务教育评价领域。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教育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要求。在我国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与当前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能够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标准的整合、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改革评价方式、推进政府教育问责。

一、从建立质量标准的需求看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

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而建立质量标准的核心首先是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换句话说,建立核心素养模型是为建立我国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服务。

(一)教育质量标准重视对学生核心能力的规定

在教育领域,“标准”这一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最早的教育领域的“标准”含义主要是对教学科目或内容的规范。例如,我国西周时代“礼、乐、射、御、书、数”六个科目组成的“六艺”,以及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教学内容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可以看作古代社会对于课程秩序的一种规范方式。上述科目可以看作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关于其子女应该具备基本素养的共识,课程标准就是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的素养而服务的。

近代兴起的教育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教的内容,并规范相应的管理秩序,所以一般称之为“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和教学的规范,近代的课程标准朝着更为明细化和具体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详细规定学校教学目标和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组织编排的各年级具体的学科内容,保证相应的课程的贯彻实施。传统的课程标准仅规定了课程内容和教授方法,是一种“输入式”的标准。这样的输入导向的教学标准导致传统的教育是以学校为中心,教育是随着教师教授课程或学校规定的学程结束而终结;而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随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终结。

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剧,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掀起了新一轮基于“标准”的革命,最明显的标志是将标准的重心从“教学内容”转向“学生学习结果”,标准中既包括教学内容,又规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如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协会(NCTM)1989年《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NCTM标准”),除了按照数学学科体系将数学分成五个重要内容领域之外,它还从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和方法角度界定了五大核心能力,即问题解决、推理与论证、交流、连接、表征。

“NCTM标准”这种从学科内容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的双重视角诠释教育目标成为现代教育标准和规范的范本。这种教育标准的改革从过去的重视学科内容、教学过程的课程标准,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科核心能力的塑造上。相继,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新近开展的

国家课程标准研制项目毫无例外地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吸取国际先进经验,为了更好地回答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问题,推动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我国建立的教育质量标准应以学生的经历一定教育阶段后所能达到的核心能力素养为核心。

(二)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规定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较难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从它的功能上看,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按照学科教学规律规定了关于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按照学生发展规律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

基于这样的目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这些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运作良好的社会。

“核心素养”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知识”与“技能”主要指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强调的是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要,能够通过这些能力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基本问题。而素养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且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它的目的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有助于个人追求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

“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同时,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且“素养”强调促进个人发展和形成运作良好的社会;而“能力”的形成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努力共同作用,更倾向于有益于个人,忽略对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