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行为习惯的个案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6:58: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行为习惯的个案研究

边宇璇①安建良②张丽萍③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24;?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石家庄 050091)85239005

031185276297 85239005机电系 13832187441 18603261899 [摘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手机“低头族”的行列,热闹的手机社交平台背后,是更加孤独的社交体验。笔者通过对一名大学生持续一年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跟踪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手机社交世界里,通过大量微小叙事,消解着传统价值;通过各类热门网络段子的转载,实现与人频繁互动,并营造出一场又一场的集体话语盛宴,可热闹的话语盛宴背后,表演型自我表达让交往缺乏信任的根基,这便是社交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所在。而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加入学生社团,寻找自身归属感,展示并探索真实的自己,了解并增进与“真实他人”的交往,则是个案自我探索后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手机,社交媒体,行为习惯,个案研究

越来越多的手机“低头族”充斥着大学校园,一张张面无表情脸庞隐藏在热闹的手机社交世界里。可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不是社交能力的提升,而是更加孤独的社交体验。

“舍友,是因为大家都住在一起,一方面是熟了,另一方面,不排除大家都不想起矛盾,有些不喜欢的事都忍着不说,想要息事宁人的可能;恋人,更可能喜欢取悦对方。有一句话不是说所谓一见钟情不过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权衡利弊吗?所以,别看大学里那么多看似很铁的舍友,又有可能会托付终身的爱人,为什么反而人心和人心之间,隔得其实会越来越远呢!”

“因为我平时比较大大咧咧,如果我对她们这样说(倾诉心事),她们可能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辅导员专项基金项目“大学生在手机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研究及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JDSZ3053;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榜样示范作用的大学生涯发展教育本土化探究”,项目编号SQ151133。

作者简介:边宇璇,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安建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校企合作办主任,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丽萍,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很难相信,或者说很难接受,我不是个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人,发说说算是一种寄托吧,也是为了提高别人的关注”

这是在笔者跟小叶(化名)的面对面个人访谈中,她对于自己使用手机社交媒体(QQ空间)原因的表述。小叶是一名普通省属重点大学二年级的女生,为了了解她的手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习惯,笔者对她大学入学以来的的手机社交动态进行了持续跟踪记录,基于她的使用习惯,她主要使用一款叫做“QQ空间”的SNS社交平台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一年间,她在QQ空间上共发布557条说说,1篇日志,527张图片,社交媒体的好友跟帖达到1840次,互动次数达到5879次。一边是手机上热闹的你来我往,一边是现实生活里“隔得越来越远”的孤独感,对比鲜明的社会交往反差,让笔者形成了强烈的好奇。本文试图采取个案研究法,探索其原因所在。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统整文献后发现,大学生手机社交相关研究较多,而大学生手机社交的个案研究则为零。然而,要想对于某个社会现象进行剖析,除了要有量的统计,更需要有质的分析。个案研究的逻辑基础是从剖析个案入手进而上升到一般结论的“分析性”的扩大化推理。为了区分于“统计性”的扩大化推理,我们通常要保证个案的外推范围,即“典型性”和“独特性”越大,它本身的价值越大。调查显示,小叶所使用的“QQ空间”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具有普及性,她几乎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一条以上的动态,动态内容涵盖广泛;社交媒体上累计有超过300名以上互动较为频繁、联系较为密切的朋友关系网;情感生活方面,有一个稳定交往的男朋友;她的学习成绩居班级50%左右,无不良生活嗜好,综合判断,小叶具有使用社交媒体的群体“典型性”。从“独特性”角度来说,小叶一年间持续更新动态557次,在同龄群体中频率较高,在面对面访谈中,小叶表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社交媒体中的自己具有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个是羞涩的文静的我,一个是逗比的可爱的我),这都给研究带来了可供探索的独特意义。因而,本文所选取的个案承载着网络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双重功能,笔者期待通过对这一个案例的研究,形成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使用者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从而解答开篇的疑问。

二、个案剖析及现象分析

(一)为什么你的生活全是“小事”?——微小叙事的里的价值消解 “11月8日:早饭买了油条和豆腐脑,本以为一定很好吃,但是豆腐脑比二楼好吃,油条没二楼的好吃”

“1月26日:一边擦脸一边唱歌,并且深深地被自己陶醉,,,然后镜子和它外面的壳分离并掉进了昨天的洗脚盆里,惊动了一池春水~~~~”

557次随时更新的手机动态里,充斥着283条这样平凡而琐碎的生活琐事的记录,虽然语言显然经过了精心修饰,甚至还为豆腐脑和油条配上了修图软件处理过的精美图片,可动态内容本身,仍然不能给洗脚、吃早饭本身增添某些“高大上”的色彩。但是,正是洗脚、吃饭这些大家都会经历的琐事,正在承担着网络时代社交从“关系为本”向“内容为本”转变的重任。社会交往的这种转变,体现在交往不再基于面对面的谈话内容本身,而是基于你我生活中共同发生的某部分生活情节的重叠,而交往的诉求,不再起始于一句“你好”或几句客套的寒暄,而是互相跟帖式的一问一答。而对于生活情节细枝末节的记录,则是为了寻找这些重叠提供了依据,也为交往诉求能够持续下去提供支持。因此,网络社交媒体上的大学生社交话语,也呈现出“微小叙事”的方式,这283条记录生活事件的“说说”,多以“个人”为主导,且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大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独属个人的“小确幸”,琐碎化、凡俗化的“微小叙事”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占据明显优势地位。面对这些,像考试、读书、上课、社团活动,反而经常成为他们解构的对象,宏观主流事件的记录和微小事件的记录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不得不说的宏观意象,也经常会被他们加工成具体而戏谑的微小事件,并以负面的情绪彻底抵消事件本身的“正能量”。比如“本人承接各种代课、各个专业、各个学院、无压力代课、替回答问题(得F不管)、替答道(老师认识你、不接)上课可以睡觉的、五元四十分钟、不可以睡觉的、十元四十分钟、挑战各种类型、回答问题、一个问题加五元、长期接单、诚招各学院代理、详情加QQ:843515407另,逃自己课给别人上课的加十元,逃自己课被点名的,加二十,期末挂科的,加一百……”,小叶这样一条说说,所表达的意图可能并非真要承接此业务,可它顿时消解了高校课堂的严肃性。除此之外,通过对于案例社交媒体动态的持续关注不难发现,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大学生群体一般很少对传统价值观下的国家、政府、信仰等直接发表普遍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