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体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3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体会

作者:何德朝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04期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思想首先根据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勒沙特列原理,我们可以明确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也就是勒夏特列原理所指的,即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地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化学平衡思想所传递的是化学动态平衡,正逆反应可在平衡状态下以相等的反应速率进行,而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和进行化学实验中必须具有的学科思想,并在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思维空前活跃。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完成之后提出问题镁条能否在CO2燃烧?在课堂中讲述理论知识时进行创设问题的情境,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在讲评高考题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提升学生的全面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进行提问行为中,要突出重点、突出深度,多重提问应具有层次和梯度,并且要以教师提问行为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除此之外,教师应善于运用追问策略,让学生提出二次问题,适当延长候答时间等。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对问题的想法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化学知识体系。从而采用符合标准的课堂提问行为,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知识体系构建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力求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利用 “习题”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本、习题册上的化学题以及历年的高考题可谓是化学家们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大量的化学信息和精华,要学好化学,离不开对不同类型习题的反复联系和整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准备地去挖掘和利用这些不同类型化学题目中所涵盖知识信息,从而转变自身的学习思维,培养自身对于知识点的整合能力的和引申能力,这样比无计划进行大量的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活动要有意义的多。因此,可让学生设计习题,利用一题多解、学生讲评习题、讲座、建立错题集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全面分析问题、独立思考问题、阅读分析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处理与应用信息问题的能力等,提升学生的学科品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利用实验完成教学行为时,必须注意发挥实验行为的启发性。让课堂教学实验行为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与指导,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当学生初步了解钠的相关化学与化学性质后,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引出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工作: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溶液变为黄色的原因是什么?(①是Br2溶于水;②是Fe2+被氧化成Fe3+)如何验证你的结论?让学生能够在实验的启发下,主动思考,产生疑问,提出假设,并且引导学生能够最终在课堂上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开放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具有充分的想象和独立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精神,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协作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师可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与教材实验方式相比较,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独立动手动脑进行尝试,最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经过探究实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又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教师可先告知学生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的最终结果,让学生们进行开发性的返向论证,让其根据课本理论进行创新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的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身边的事,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勤思考、爱动手的良好习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仅仅只借助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示的几项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化学课堂的一部分转移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去。例如,在讲述电化知识时布置学生利用家庭条件如何使银项链表面变黑变亮的作业,使其能从化学方面来进行思考:在讲解铝时,可引导学生分析铝锅使用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烧水壶上形成的水垢等原因,教师鼓励学生在家中对课本上的实践活动进行动手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和观察实际生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