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2019年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3:4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③掌握小品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课件,制作出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文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清代文学家沈复曾在《童趣》这篇文章中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吗?也许你的细心让你看到蚂蚁搬家时的团结;也许你的留意让你识破了萤火虫的奥秘;也许你的慧眼让你发现了蝴蝶的美丽……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感觉到生活的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绿色蝈蝈。

第 1 页

(二)了解作者 掌握常识 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12月22日 ,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1910年法布尔在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第 2 页

(三)读准字音 理解词语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喧嚣xiāo 劫jié掠 静谧mì 吮shǔn吸 喑yīn哑yǎ 篡cuàn夺 鸟喙huì 莴wō苣jù

狩shòu猎 嗉囊sù 螽zhōng斯 下颚è (2)解释下列词语: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静谧:安静。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窸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悬殊:相差很远。 酷爱:非常爱好。

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

妒忌: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四)整体感知 领悟内容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