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产业养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9:34: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产业养校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一方人才、富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明确提出了“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产业养校”的发展思路,并认真贯彻执行,使学校发展呈现出新面貌。

一、德育立校,打造德育亮点

德育是办学的根本,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营造“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

1.七彩虹德育模式引领德育内容。我校“七彩虹”德育模式,借我县有彩虹故乡的美誉,分别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分别代表“道德养成、兴趣发展、特长展示、自信合作、强健体魄、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其内容涵盖学生成长的全方位,从身心健康到心智成长,都给予了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养成。除一些常规的教育手段外,学校主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表现“七彩虹”德育理念。

2.德育导师制攻克德育难题。针对中职学校的生源实际情况,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德育整体效果,我校采取德育导师制,全校教职员工与学生 “一对一”结对帮扶,人人参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全面覆盖学生的成长过程,把学生进步的程度,作为教师考评的一个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全员育人氛围,取得了明显效果。

3.经典诵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学生内涵修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学校组织教师选编了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利用

语文早自习和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其在增强学生文学修养、心性培养和普通话练习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4.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职业文化。结合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规划设置文化长廊,引进企业文化理念熏陶学生日常行为;设置特色景观,增强学校职业特色建设,塑造校园特色文化。同时,举办主题活动,构建校园文化软环境,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通过经典诵读国学教育和各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学生行为的养成,提高综合素质。

二、坚持质量强校,走科学发展之路

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吸引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推力。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教师, 核心在课改,重点学生。

1.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是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抓手,建设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达85%以上;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各个专业已建成规模不等的实训室,基本满足教学实训需求;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积极推行“三岗三能”、“五合一、三得利”等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基本完成,编写了15种校本教材。

2.以“高薪、就近、对口”为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学

校改变以往坐等企业来校要人的思想,积极主动地为优质企业推荐学生,慎重选择省外企业,积极开发省内企业。同时大力创办校办产业,优化学生实习就业环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我校省内初次就业学生平均月薪达到2600元以上,省外就业达到4000元左右。 (三)特色兴校

一是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积极推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校务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突出学校管理特色。领导班子团结有为,全校教工积极进取的人文氛围已基本形成。

二是设计好、实施好“七彩虹”德育模式,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力求将学校打造成德育名校。

三是办好现有的七个专业,并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开办新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彰显学校的专业特色。我校物流专业全省唯一,学前教育、烹饪、服装和物流是省级重点专业,焊接等专业已具有开办优势。我校特色专业群正逐步形成。

(四)产业养校

在全国职教校企合作步履维艰的大环境下,我校积极开拓思路,通过兴办校办产业等方式,构建工学结合新模式。

为进一步增加学生实训机会,强化学生实训能力,减少实训成本,增加办学收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安置我校毕业生就业,学校注册成立了育才技术服务部,下设服装厂、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