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课文》公开课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3:5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背课文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 子的含义。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素材】 1.朱自清《春》 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3.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4.作者金波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背课文吗?在背课文的时候有那些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背课文》这篇文章,看看文中作者有哪些感受?

2.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嗓、畅、疏”注意平翘舌的辨析;“津”是前鼻音;“刍”容易误读,教学时尽量让学生一次读准。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说说文中作者对于背课文有哪些感受?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反馈,交流自学 1.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对于背课文有哪些感受?(轻松,不轻松,轻松)文中写了作者几次背课文的经历?(三次)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②指导分段,概括段意。再此基础上概括全文的内容。 四、朗读课文,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作者第一次背课文有哪些感受?请抓住具体的语句谈。

2.交流

(1)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流畅。 把背书比作“像唱歌似的”,不仅写出背书在声调、节奏、速度上都和唱歌相似,也写出当时的心情也像唱歌时一样轻松和快乐。(课件出示)

(2)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 把清脆、拉长了音、流畅的背书声比作“缓缓流淌的河水”准确而形象。 (3)真没想到,语文会这么好学。

3.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读出那种轻松流畅的感受。

4.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柳”字中间的撇不要遗漏;“疏”的第一笔是“横钩”不是“横折折”;“津”字右边注意横的长短变化;独体字“曰”要写扁短,注意与“日”的辨析。(课件出示)

六、布置作业,当堂反馈(课件出示) 1.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积累的读书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师生互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品析语言

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10自然段),想想作者后来背课文遇到了什么困难?把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课件出示)

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课件出示)

(一)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

(1)品读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