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9:00: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

作者:殷晶

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39期

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指导,不仅要使学生能写作文,更要让他们爱写、会写作文。 一、积累阅读量

将阅读转化为知识的积累,是保证学生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农村小学可利用的资源不多,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教师更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出适合阅读的环境,鼓励学生去读一些符合他们年龄段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其中精辟的名言警句以及自己喜欢的好句子摘抄下来,时时诵读,借此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因为多数学生缺少可供阅读的书籍,可以鼓励有书的学生将书主动带进教室,通过交换书籍的方式,提高各自的阅读水平。在交换的过程中,有学生可能会向教师反映,说自己明明拿来了一本很厚的书,却只换回来非常薄的三册小人书,觉得很不公平。教师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开导:“将读过的书拿到学校里和大家交换,书还是你的,你又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有什么不公平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可是,我的书那么厚。”对此,教师可以告诉他,书的厚薄其实没有意义,交换来的小人书里面,有很多寓教于乐的历史与社会知识,两者的价值是相同的。

其实,读书正是如此,充足的阅读量能锻炼人的思考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将学到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措词技巧,学生还能通过书本获得丰富的写作知识。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正是阅读带给学生的好处。 二、培养观察力

想写好作文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无论乡间的麦田还是路边的花朵,农村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原始的资料。但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忽略观察的重要性。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亲自介入,多带领学生观察、留意身边的事物,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在课外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到户外,让学生亲自体会太阳的光热、自然的芬芳。通过对墙角牵牛花的观察与写生,学生积累了对牵牛花的认识,见时机成熟,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回到教室后布置“以今天观察牵牛花这件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作文”这一课后作业。不难发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水平比起平日的确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不仅观察到了牵牛花的颜色、姿态,而且还进一步描写了大家的表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说阅读量是坚实的盔甲,那么观察力便是用来披荆斩棘的利剑。通过观察,学生能掌握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观察得越仔细,积累的写作素材便越充足。而且,相比起阅读量的积累,农村学生在观察事物这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倘若加以充分利用,学生便可迅速积累起写作的素材,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三、经常写作,提高动笔意识

教师应鼓励学生练习写作,给学生留一些作文方面的作业,并鼓励学生写日记、随笔以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学生在课上进行练习时,教师应经常到他们身边观察,耐心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对于作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学思结合,鼓励学生将思考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了《美丽的春天》这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自拟文体,自由发挥。在写作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激情,教师阅读着学生用他们稚嫩的文笔创作的一篇篇满含深情的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欣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时常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有意思的童话,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尝试写一些评论性质的短文。对此,学生都会非常感兴趣。

实际上,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很多时候,当教师要求学生写作作文时,没有养成作文习惯的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即使磨蹭半天,往往连一句话都写不出。只有让学生经常练习,让学生时刻保持写作的状态,学生才能随时具备写作的热情及兴趣,学生也才可以在教师布置作文任务时,更好、更快地完成一篇作文。

总之,农村小学生相比起城里的小学生,能接触到的书本知识少。但只要教师勤于观察学生的想法,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经常观察,勤于练笔,那么,学生便能够养成一个积极而且快乐的写作文的好习惯,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自然能够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