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2:05: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引言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错误原因, 很多人仅仅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事实上, “粗心”只是暂时的, 有它的偶然性, 很多学生计算时犯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粗心”。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其固有的特点, 计算中产生的错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分配性和转移性发展不成熟, 注意的广度小[1]。同时,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范围的局限性, 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在多个活动对象上, 因此, 在计算上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 思想不重视
计算题往往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 许多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计算题很简单, 在思想上就降低了重视程度, 总认为快点把结果算出来就可以了;当遇到数据较多或较大时, 往往表现出没有耐心, 很快地将题目一扫而过, 对于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根本就不思考, 一律从前往后算, 这样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三) 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掌握不熟练, 对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形式不熟悉。例如125×8, 15×4, 看着眼熟, 但就是不知道用哪种简便计算形式, 得数是多少就是算不出来, 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四) 算理不理解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小数点以及小数点后各数位
1
的意义, 计算时还是从右往左依次加减, 忽略了小数点对齐这一细节。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每个竖行都计算正确, 但结果还是错的。归根结底, 其原因是学生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 未能对算理加以思考和对比。 (五) 思维定式影响
思维定式也叫“思维惯性”, 造成思维定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习惯于按照已有的经验或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 思维定式可以帮助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快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从而产生积极效应;而当问题相反的情况下, 思维定式则会造成思维的僵化, 限制思维的活跃程度, 进而有碍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产生消极效应[2]。例如, 有学生计算2.5小时=2小时50分, 就是把时与分之间的进率60看作100, 于是发生了错误;又如, 计算125×8÷25×4, 由于之前“凑整”的刺激强烈, 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忽略了运算顺序, 先将125×8和25×4分别算出来得到1000和100, 再用1000÷100=10, 导致计算错误。
(六) 短时记忆出错
短时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或操作记忆, 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 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无论是口头计算还是动笔计算抑或是估算, 都是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交互完成的, 有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能力较弱, 前算后忘, 因此造成不必要的错误。例如, 在笔算进位加法中, 后一位计算满10要进1, 有的学生忘记计算此位时要多加1个1;同样在笔算退位减法时, 后一位计算数值不够时向前一位借1当10用, 有的学生忘记计算此位时要去掉1个1, 此类计算错误在连续进位加法或连续退位减法中尤为突出。 (七) 计算习惯不好
学生在计算时犯的错误, 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 不是学生不会算, 而是审题习惯随意, 似曾相识就凭着已有经验来算;第二类, 书写不工整, 平时写数字或运算符号时, 将0写成了6, ÷写成+, 抄错数字也不乏少数;第三类, 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写了就以为是对的, 因此, 对于同一道或同类型的计算题, 就会出现时对时错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培养良好的习惯必不可少。
二、小学生计算教学的对策研究
2
(一) 口算练习常抓不懈
口头计算是书面计算的基础, 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笔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没有口算基础的笔算是不存在的。口算需要记忆和思维的协同参与, 长期坚持口算练习, 还能促进记忆和思维的正向发展, 因此, 适当的口算练习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日常教学中, 笔者一般利用授课前3—5分钟, 以小黑板或卡片的形式, 按照题组, 出几道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的简单口算, 学生不抄题直接写答案;或者笔者直接报题, 让学生们练习“听算”。小黑板和卡片的内容多少是一定的, 题量也就相对固定, 教师根据内容和题量设定计算时间, 这种定时定量是对学生准确和速度的双重要求, 因此学生只能高度集中注意力, 以确保自己的正确率达到100%。要使学生熟练掌握, 脱口而出, 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练习。教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定能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 以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
(二) 算理教学不可偏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提出:“计算教学时, 应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结合本年级和本班的学生特点, 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以理帮算, 以算促理,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 初学45+20时, 许多学生认为先算十位的4+2=6在十位写上6, 再算个位的5+0=5写在6的后面就可以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算理, 让学生理解在算十位的4+2时, 这里的4和2不是单纯的4和2, 其实借助学具小棒就不难发现, 十位实际算的是4个10加2个10得6个10。这样, 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算理, 既能促进新技能的学习和发展, 也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道彩虹, 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 习惯培养从早抓起
计算题看似简单, 但若起笔前不认真读题审题, 写完后不回过头去看一看, 其正确率肯定不高。所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和检查习惯非常重要, 教师要从起始年级就加以重视。
例如, 要求提笔审题, 让学生看清楚算式呈现的所有数据和运算符号, 判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