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5:5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反应快,普通话流利,识字很多。其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名小学教师,对其教育倾尽心血。由于极为好动,每天上幼儿园都要换下三四件湿漉漉的内衣,常缺席,上课无法像其他小朋友安静听课,常大喊大叫,或站立、或走来走去,为所欲为,自由活动常惹事生非,打架斗殴,户外游戏则剧烈奔、跑、跳、踢球,常把球踢到校外,玩得的满头大汗。说话口气不小,感觉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有一次当着老师把玩具扔出墙外,老师找他谈话:“要是每个小朋友都像你一样,那玩具都要仍光的,你们哪来的玩具玩呢”?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不可能所有的小朋友像我这样的。”有时候活动到一半,他跑到寝室说要换衣服,有时候做操做到一半他跑回教室说要小便;有时候老师批评他时,他会摆出一副与老师打斗的架势来,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束手无策。

像俊斌这样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幼儿园里是极为少见的,他有多动症倾向,对任何事情毫不在乎,狂妄自大,不以为然,为所欲为,没有集体观念,没有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差。并有轻微的攻击性行为。

案例52。情感障碍

费某,男,6周岁,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家庭成员中母亲对他非常溺爱,百依百顺,对他的任何过错从不训斥责骂,对其行为不分好坏,一味欣赏、赞扬,放弃要求。在幼儿园中,该幼儿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

情感障碍的表现: 该幼儿自我优越感、自尊心强,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优越感被打破时,常常无所适从,情绪低落,表现为非常任性。活动中争强好胜,喜欢听赞美的话,不容易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不会和同伴友好合作,在集体活动中喜欢处领导地位,常常比较霸道,随心所欲。

案例53。 聪明而固执的孩子

杨林宗今年6岁,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他2003年8月入园,2004年8月从原先的中班又转入到我们中四班,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生活了已近两年的时间。他喜欢读书、绘画,喜欢一个人独自、安静的活动,极少和周围的小伙伴合作游戏;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时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

案例54。撒谎的孩子

卡曼手里拿着一张美丽的画片,上面画的是令孩子们着迷的唐老鸭和米老鼠。“你喜欢吗?这是朱塔送给我的!”卡曼向邻居家小女孩炫耀。“我好喜欢!”小女孩很羡慕。“卡曼,真的是朱塔送给你的吗?”妈妈插嘴问道。卡曼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不可以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妈妈有意启发她,“好孩子,告诉妈妈??”。“是我在地上捡的。”卡

曼又改口说。“捡到的东西要交给老师,明天去幼儿园时,要当着妈妈的面交给老师。”妈妈继续试探问。“不??妈妈??是我先??”卡曼感到很不安。“究竟怎么回事儿?”妈妈耐心地问,“是我先向朱塔要的,我答应她玩过以后给她。”卡曼终于讲出了实情。妈妈信任地点点头。

案例55。十足的“自私鬼”

“这些积木是我的,都是我的!是我先拿来的!”4岁的莫尼卡一边喊着,一边拼命地用手和胳膊护着她前面的一大堆色彩鲜艳的积木。“我也想玩儿,我要拿走几块。”利兰站在旁边说。“不给,你不能玩,我需要所有的积木,你一块也不能拿走!”莫尼卡涨红了脸。“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走过来,推开莫尼卡护着积木的胳膊,低声说:“来,莫尼卡,这里还有许多积木呢,分给利兰一些。”“不!”莫尼卡喊了起来:“那些积木都是我的!”利兰拿走了几块散落在一旁的积木,在一边搭了起来。莫尼卡走上前去,一把推倒了利兰刚刚搭起来的房子,尖叫着:“一块也不给你玩,它们都是我的!”“我的?我的?我的?莫尼卡,你为什么总是说我的?在幼儿园所有的玩具都是要大家一块儿玩的,不可以太自私了。”老师变得严肃起来,然后从莫尼卡面前拿走了一些积木分给利兰。“我恨你!你把我的积木拿走了!”莫尼卡忽然站起来,使劲儿地跺着脚大哭。老师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莫尼卡就是这么一个十足的“自私鬼”。

案例56。如何对待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退缩行为 案例一:

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穿着鲜艳的演出服装,化着漂亮的彩壮准备表演节目,轮到进场表演了,扬扬突然一转身冲出队伍扑向候场的妈妈,抱住妈妈的腿大哭起来。妈妈和老师耐心地劝说,扬扬把妈妈抱得更紧,死活不肯上场,妈妈用手拉也拉不开。大家都焦急地看着他们,妈妈火了,照着扬扬的屁股狠狠的打下去,扬扬哭的更响了。 案例二:

护外活动老师组织小朋友们玩海洋球,小朋友们开心极了,脱下鞋子争先恐后往海洋球里蹦,有两位小朋友不肯脱鞋子,迟疑的站在球外面。老师把他们鞋子脱了,抱到海洋球里,两位幼儿用小手紧紧拽住老师的衣服,小脸露出惊恐的表情,任老师怎么说也不肯去玩。 案例三:

上课了,老师请小朋友们回答问题,有一部分幼儿每次都不肯举手.老师叫到名字时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有些机械的重复别人的答案,有些低着头发出很小很小的声音。 案例四:说话带有鼓励性,让孩子觉得他行

班里有个小孩,有一次问妈妈:“我是不是个笨蛋。”这让我好震惊的,孩子怎么有这种想法呢?原来这个小孩在小班第二学期才入园。很多事情做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老师或多或少给他一定压力,才会让他有此感觉。

案例五:过分强调赢的观念

记得女儿在3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和小表姐比赛跑步,小表姐比她大,当然跑得快了。女儿跑到途中忽然就大哭起来:“为什么我总是跑不赢?”回想一下,那是因为之前每次和她玩游戏的时候,我们总让着她,生怕她输了不高兴,可是没想到,输不起,让她的心灵脆弱了起来。从那天开始,每次游戏我们刻意总让她输一次。第一次,她哭得很厉害,到后来,女儿不哭了,而且每次输后再赢都会很自豪地告诉我:“妈妈,我知道这样就不会输了。”他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案例57。暗示教育: 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眼神暗示

星期一班会时,我正在总结上周工作,布置美育活动任务,讲着讲着,只见小虎搞起了小动作,在下面叠纸飞机,我一边继续安排工作,一边用眼睛紧盯着小虎的手,不一会,小虎“醒”了过来,双手安静了,开始认真听起讲来,一段“小插曲”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比语言更细腻,更清晰的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要表示的态度暗示起来。 表情暗示

学校正在举行文艺汇演,强强高兴得忘乎所以,他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时而狂笑,时而尖叫。全然不顾周围同学的感受,连老师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为了不影响会场气氛,我没有大声呵斥,而是悄悄地走到他面前,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锵锵总算看到了,声音也低了不少。 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比如,肯定,同意,否定,禁止等等.形成刺激.使被暗示对象做出反应.学生做了好事,你给他赞许的一点头,学生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给他会心的微笑,都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案例58。明确的告知自己的态度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向你倾诉是想听听你的想法,由此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成人听完孩子的倾诉,切不可不了了之,而应诚恳,直接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要使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简明了,不可含糊不清,这才会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对于孩子的过激言行,成人应保持理智的态度,和颜悦色地加以疏导,切不可火上加油,也不可粗暴的喝斥。如当孩子告诉你小朋友退了他一把,他非常气愤时,你可以说:“听起来你很生气,甚至想打他,但你不能这样做,告诉老师,她会帮助你的。”另外,为了养成孩子向你倾诉的好习惯,你还应在平时发展与孩子亲密友好,互相信任的亲子关系。 案例二:违章的汽车司机(大班)

角色游戏中,幼儿为“公交车违章”的事情发生争执,游戏结束时,幼儿提出“要批评违章的司机”,我问:“怎么违章了?”幼儿说:“开进了超市和娃娃的家。”我问:“怎么办?”“罚款,扣驾照,停玩游戏,不能当司机!”我问:“公交车应如何行驶?”幼儿说:“要在

马路上开,按专门的路线和站牌顺序行驶。”

通过讨论,幼儿不仅解决了矛盾,对“司机”和“交通规则”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评价的过程是教育开展的过程,又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 案例三:一则小班教师行为案例的分析

与往常一样,小班的孩子们一个个陆续来到教室,孩子们正在有序,安静的活动着,突然,生物角那边一阵喧哗,继而又是一阵惊恐的哭声,带班的老师被吓了一跳,连忙跑过去,原来是生物角的小乌龟死了。这位老师忙叫其他孩子把乌龟扔了,还大声地对哭的孩子说:“好啊,别哭了,看你,有什么好哭的。”说完就走了,这天,这个孩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离园时,他也一反常态,没跟老师打招呼就走了。

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刺激,他们有着丰富的同样心理。

案例59。幼儿的异性打扮

如果给6岁以内的幼儿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

研究发现,6岁以内的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异常迅速,思考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及记忆力等都已经开始形成,大脑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完善。这一阶段,幼儿对周围事物因好奇而发生极大兴趣,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望。所以这个时期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和日后个性的形成都将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如果在这一时期让幼儿着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喜好穿戴异性衣物,模仿异性动作。

专家指出,幼儿时期的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不正常的穿着打扮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是造成心理疾患的潜在危险。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与否又直接影响人格的形成,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幼儿做起。元旦、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家长在给幼儿准备新衣服的时候,千万别忽视这一点。

案例60。为什么不懂感恩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2—7岁的孩子在思维发展上一般全显示出一自我为中心的特征,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孩子往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懂得出了自己开心之外,还可以让别人也开心。自我中心谁都有,但是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6—7岁还完全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就会成为问题,家长应 给予适当引导,另外,父母逢节必送礼物,也会让孩子觉得“习以为常”,如果妈妈不送礼物或者礼物没别人的好,他会觉得委屈。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过分关爱会导致孩子不懂感恩,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了家长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再加上爸爸妈妈,六个人的注意力权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家庭中众名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种过分疼爱和过分保护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认为家长理所当然要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除此之外,家长对孩子的爱过于单向,他们从不要求双向的回报,从此以往,孩子习惯于坦然地接受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不懂得感恩。

另外,社会上一些自私的观念影响着孩子感恩心的形成,由于感恩之情缺失,家长们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懂事”。

案例61。孩子有感恩能力吗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会感恩,这是不是太难为他们了呢?”“是不是长大以后自然就懂得感恩了呢?”其实孩子是有能力感恩的。0—6岁的感恩能力成长,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感受满足

初生的孩子也有感恩能力,还记得新生儿吃饱熟睡后那张安宁的脸吗?这种安宁回馈曾给了父母无限的幸福感。还有1—2岁的孩子听父母讲故事时脸上总是甜甜的,这其实就是感恩,感谢父母给予她的爱。 2、认识满足的来源

让孩子知道满足是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比如拓拓妈应告诉他,家里给他买了这么多礼物,是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拓拓,拓拓要满足。

3、对给予恩惠的人表示回报意向,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他们会表现出请爸爸妈妈坐,亲亲爸爸妈妈等行为。

案例62。孙悟空能不能打人

在开展《西游记》主题活动中,我组织了一场“你喜欢谁”的谈话。一幼儿说:“我喜欢唐僧,不喜欢孙悟空。”我问为什么,幼儿回答:“因为唐僧不打人,孙悟空会打人。”我接着问:“孙悟空打谁?”“打妖怪”我接着问:“为什么打妖怪?”幼儿答:“妖怪会吃唐僧。”我又问:“应不应该打妖怪呢?”幼儿想了想,回答:“应该打”。

成人通常认为,因为孙悟空机智灵活,本领高强,勇敢惩恶。幼儿都会喜欢孙悟空,令我没有料到的事,幼儿会站在“打人”的角度来评价孙悟空的行为,我意识到,幼儿的评价标准是需要在自身的理解水平上不断建构的。如孙悟空不能打人,但是可以打坏人,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幼儿的评价标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也进一步认识到:幼儿的评价标准是不断建构的,也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