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3:16: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①知识分子都是脑力劳动者。 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 ③知识分子都是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

④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15 普遍概念是( )。

①涵义丰富的概念 ②普遍真理的概念 ③普通平常的概念

④外延不只一个分子的概念

11.16 违反规则“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常见的逻辑错误( )。 ①定义过宽 ②定义过窄 ③同语反复 ④循环定义

11.17 违反“划分出的各子项应在外延上互相排斥”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①多出子项 ②划分不穷尽 ③子项相容 ④越级划分 11.18 若A与B全异,A与C交叉,则B与C的关系可能是( )。 ①全同 ②B真包含C ③全异 ④交叉 11.19“省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③人民代表大会 ④人民 11.20“黑色的”这一概念可限制为( )。

①“黑色” ②“黑板” ③“颜色” ④“黑布” 11.2l“定义过宽”的错误是( )。

①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外延 ②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外延 ③结论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 ④前提超出结论的断定范围 11.22“他买了几本书”这个句子里的“书”表达( )。 ①单独概念 ②普遍概念 ③集合概念 ④正概念

11.23 “正义”(a)、“正义的事业”(b)、“反侵略战争”(c)这三个概念外诞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11.24 ( )是正确的划分。

①物体可分为导体与非导体。

②市场可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村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 ③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

④城市的居民可分为汉族人、回族人、工人、干部等。

11.25“黄花”与“黄色”这两个概念外延间关系是( )。

①属种(真包含)关系 ②种属(真包含于)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全异关系 11.26 在下图中,( )。

①a与c具有交叉关系 ②a与b具有交叉关系 ③b与c具有交叉关系

④a与b具有相容关系

11.27 以概念的外延的多少作为际准.“非驾驶员”属于( )。 ①负概念 ②非集合概念 ③普遍概念 ④集合概念

11.28 将语句“病人就是有病的人”当作定义对待,则此定义犯有( )的错误。 ①定义过宽 ②定义过窄 ③同语反复 ④定义含混 11.29 概括过程扩大概念的外延,因此概括过程也( )。 ①扩大概念的内涵 ②减少概念的内涵 ③使概念内涵更丰富

④揭示概念的辩证本质

11.30 根据概念外延的多少,可以将概念分为( )。

①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②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③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 ④逻辑概念和事物概念

11.31 违反“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这一规则,就会犯( )的错误。

①划分不全 ②子项相容 ③多出子项 ④划分标准不同一 11.32下列语句中,( )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了非集合概念。

①我国的纺织厂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②纺织厂是轻工业企业。

③川棉一厂是纺织厂。 ④纺织厂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模。 11.33 ( )是不正确的定义。

①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③商品是劳动产品。 ④商品就是百货商店里出售的产品。 11.34 ( )是不正确的划分。

①肥料分为化肥、草木灰、尿水、粪肥、氮肥等。 ②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③邮件分为航空的、平寄的、挂号的、国内的、国际的邮件。 ①邮件分为挂号邮件和非挂号邮件。

11.35 “中国最高峰”,这个概念属于( )。

①正概念 ②集合概念 ③非集合概念 ④单独概念 11.36 “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这两个概念外延间具有( )关系。 ①全异 ②交叉 ③种属 ④相容 11.37 对“学校”进行限制,可以得出( )。

①班 ②年级 ③专科学校 ④大学 11.38 ( )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①中国人民是不怕困难的。 ②中国人民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③陈英是中国人民的一员。 ④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 11.39 限制的过程是( )。

①将一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 ②将一种概念过渡到它的属概念 ③减少一概念的内涵 ④揭示概念的内涵

11.40 在语句‘‘台湾是中国的”中.语词“中国的”表达( )。 ①集合概念 ②普遍概念 ③非集合概念 ④单独概念

11.41 在语句“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中,“是”后面的部分表达了“科学”这一概念的( )

①外延 ②内涵 ③形态 ④形象 11.42 根据概括、限制的要求,( )是正确的。 ①将“判断”限制为“概念”,概括为“推理”

②将“郭沫若”限制为“中国的郭沫若”.幅括为“文学家” ③将“连”限制为“排”。概括为“营”.

①将“相容关系”限制为“交叉关系”。概括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1.43.划分的规则有( )。

①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外延相等 ②划分出来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③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④划分可以不揭示概念的全部外延 11.44 已知“青年”与“团员”这两个概念处延间有属种关系,因此,“非青年”与“非团员”这两个概念间有( )。

①属种关系 ②种属关系 ③全异关系 ④交叉关系

11.45 将“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限制为“大学”是( )。

①正确的概括 ②正确的限制 ③不正确的概括 ④不正确的限制 11.46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 )。

①普遍概念 ②单独概念 ③集合概念 ④正概念 11.47 下边这个图表示a概念与b概念之间有( )。

①真包含关系 ②真包含于关系 ③矛盾关系 ④反对(对立)关系

ll.48 若将“工厂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看作是定义,则犯有( )的错误( )。

①定义过宽 ②定义过窄 ③同语反复 ④定义含混

1l 49 “勇敢”与“勇敢的战士”这两个概念外延问的关系是( )。 ①属种关系 ②种属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全异关系 11.50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这个概念是( )。 ①单独概念 ②非集合概念 ③正概念 ④集合概念 11.51概念是( )。

①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 ②反映对象的一切属性的思维形式 ③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④反映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 11.52定义的主要方法有( )。

①关系定义法 ②发生定义法 ③属加种差定义法 ④功用定义法 11.53下面的欧拉图中可以填入( )。

①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团员干部 ②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女青年干部 ③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知识分子干部 ④A、干部 B、青年 C、党员 D、青年知识分子干部 11.54概念的逻辑特征有( )

①周延 ②外延 ③真假 ④内涵 十二、简述题

12.01简述定义的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12.02简述划分的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十三、填充题

13.6l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是—_二.与——。 13.02概念的内涵是——l概念的外廷是——.

13.03根据概念外延的量的差异,可以将概念区分为——和

13.04根据是否反映事物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和一 . 13.05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就是——. 13.06集合体是。 . ’

13.07根据一 .可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 13.08论域是 . ’

13.09如果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那么a与b之间具有 . ’ 13.10 a真包含b,当且仅当——.

13.11 a与b之问具有交叉关系,当且仅当——

、 13.12 a与b之间具有反对关系,则a与b的外延之间具有( )。 13.13概念外延间的相容关系包括 、 、 与 。

13.14限制是通过——内涵而——外延,从而将一——概念过渡到它的某个( )概念的逻辑方法。限制的极限是( )。

13.15违反“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在外延上必须全同”的规则,常见的逻辑错误是 与 。 。

13.16违反——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有“同语反复”与——。 13.17同语反复就是 。

13.18划分三要素是 、 和 。

13.19 “划分不全”与“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是由于违反这一规则引起的。划分不全的错误就是‘ 。

13.20违反“划分所得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所引起的逻辑错误是 。 13.21子项相容就是划分所得的 。

13.22违反“每次划分所得各子项应互相排斥”这一规则所出现的错误称作 。 十四、分析题

14.01 已知①A与B之间其用种属关系,②有c不是B,③如果C不真包含A,那么C真包含于A。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2 已知:①A与B之间具有全异关系,②或者A真包含c,或者A真包含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