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4:50: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李勇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年第09期
随着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在教育部要求与宏观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刚性需求。各级教育部门也根据实际条件对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设置、组织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显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各阶段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不强、衔接不够外,更多的是教学方法上体现的不足。与传统课程不同,心理健康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内心成长,可以说这是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按照心理动力学观点,个体的心理素质提升,仅靠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心理成长来自于过程的参与。 一 体验式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契合
早在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就连续下文(教思政厅[2011]1号、教思政厅[2011]5号),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创新教育活动形式,并明确将这一课程界定为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指出课程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并提倡将一部分心理辅导与咨询技术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有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将知识内容进行过程性教学转化,增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课堂参与和学生的内在体验,是新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亟待解决的课题。而近些年来在教育界颇受推崇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这种源自杜威“做中学”、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罗杰斯“以人为本”等理论源头的“体验式学习圈模型”,在库伯为代表的教育与心理学家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下,在学习步骤、学习风格、意义转换、学习迁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经过教育领域多年来的推广实践,获得了一致认可。可以说,立足于教育改革浪尖的体验式学习,因其良好的情境丰富性、知识建构性和情绪体验性,做到了对学生个性的真正尊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效果的促进。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以自我意识发展内容为例,阐述如何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 二 关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自我的存在状态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觉知活动的总合。在结构上,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是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主要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等;自我体验是对自己的情绪态度,包括自悦感,自尊感,责任感等;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意志行为,对人的行为发挥监督、调节和控制作用,包括自主性、自律性等。以上三部分相互联系与有机结合,构成了自我意识的独特性。而在分类上,自我意识显得非常复杂,不同时期的不同哲学家、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比如: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现实我、镜像我、理想我、本我、自我、超我、主观我、客观我,等等。自我意识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经历童年期的萌芽、青春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形成、青年期的深化与成年期的完善,其发生发展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对个体的健康幸福生活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心理学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领域。也是基于这种前提,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来实施教学。由于自我意识内容构成的复杂性和分类的多样性,给教学实践的把握带来了一定困难,往往是顾此失彼,更难做到从行为上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在对体验式学习理论及自我意识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和有机整合的基础上,我们本着“由外在到内在,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解到体验”的原则,尝试开展了自我意识内容的体验式教学,将具体知识有机整合到各类体验活动中,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提升,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 自我意识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自我关注练习
此环节教学目的在于从最基础、最外显的层面,让学生了解自我印象及自我关注偏好。教学步骤如下。
1 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并写下来。
2 要求学生对所写词语进行分类标注:体貌特征 A(如高大、漂亮),情绪态度 B(如沉静、活跃),智力能力 C(如聪明、笨拙),人际品德 D(如热情、孤独)。通过分类,学生会直观地了解到平时对自己的自我关注偏向,对于缺少的类别,提醒学生今后加强对自己相关侧面的关注。也可以按照自我内容的其它分类进行区别,如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等。
3 要求学生对所写词语进行正负面分类,形容词为肯定的(如美丽、聪明)标注“+”,否定的(如笨拙、孤独)标注“-”,如果肯定词>否定词,反映学生自我接纳程度高,反之,自我接纳程度低。
4 如果学生所写词语低于5个,表明学生自我关注不够,需要以后增强自我关注。 5 教师讲解自我意识内容分类相关知识进行提升。
此环节作为自我意识的最表层接触,学生能够很直观地体验到自我形象与评价,通过充分的分享,学生会感知到与同学之间的自我意识外在差异,教师借此机会引入自我意识的概念,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意识内容和结构分类的简单阐述。 (二)教学环节二:气质测验
从心理现象分类上,气质属于个性心理中的个性倾向,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特点的重要构成要素。希波克拉的体液说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体液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的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的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的黑胆汁占优势。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开始用神经活动特点来诠释古老的气质学说: 表1
此环节教学,主要指导学生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气质类型测验》进行自测,对自我气质类型及特点进行科学把握。教学步骤如下:
1 教师发放提前准备好的纸质测验问卷,并提醒学生测验结果无好坏之分,尽快完成即可(控制在2分钟内)。
2 指导学生按照计分标准进行各气质类型上得分统计。
3 教师结合巴甫洛夫神经活动学说对各气质类型进行讲解,重点是讲清楚气质类型的先天性和中性特点,以帮助学生澄清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气质”与心理学上的差异,如有些同学认为胆汁质和抑郁质是缺点,教师就突出相应的正面性(胆汁质的果敢与表里如一,抑郁质的沉静含蓄与内在体验丰富等)。
4 找2~3名学生分享测验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
5 教师再进行知识延伸,讲解气质与性格的区别,通过二者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性格塑造。
通过此环节教学,让学生掌握气质的几大特点:气质不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性质,但是可以影响行为效率;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气质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在遵循气质特点基础上个人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三)教学环节三:句子完成活动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对自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环节利用心理学主题测验中的句子完成测验方法,来帮助学生从更微观的层面把握自我特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每一项目反映不同的个体心理特征,样例项目如下:
我在家庭中 ————————————(反映学生的自我定位) 将来适合我的工作 ——————(反映学生的自我期望) 我和母亲 ; ——————(反映学生的主客关系) 被人表扬时 ;——————(反映学生的自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