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意义-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35: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意义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强调,强调它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方法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都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提出推进四大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已经蕴含着“五位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的理论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认识的又一次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即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以民生为重点;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五位一体”当中的具体体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表明党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方面进一步成熟”。因为在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提出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重要部分,实际上就是顺应民心、顺乎民意,是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这体现我们党在认识规律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

然,也是现实的选择。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将会造成环境恶化,付出更大代价。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工作指引。总布局的提出,表明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臻成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指针。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

四、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新选择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跨入生态文明时代。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