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14:36: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易错知识点总结

2011-12-02 10:48:08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55次 评论:0条

【内容讲解】

第一部分 物质结构 一.原子组成

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11H原子核内就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2、只有呈电中性的原子核电荷数才等于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同类微粒(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二.概念辨析

1、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同系物研究的对象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研究的对象是化合物。 2、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3、原子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而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量是元素的原子量,是一个加权平均值。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的区别:

原子结构示意图:描述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示意图;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X来表示微粒(原子、分子、离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特别要注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区别。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原子和单原子离子(例如2e-、10e-、18e-微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规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顺序。

五.化学键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2、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溶解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化合物通常是共价化合物,但溶解在水中能电离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极性键和离子键都只有存在于化合物中,非极性键可以存在于单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

六.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度远远小于化学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2、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升高;氢键的强弱介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之间。

【错例解析】

1.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21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注] 答案是A,特别要注意C和D选项中离子化合物是由什么离子构成的。补充:NaHSO4 是由Na+和HSO4—构成的,但是溶于水电离成Na+、H+和SO42—。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N≡N:

[注] 答案是A,特别要注意B选项:CO2分子是直线型的,还有D选项:把结构式和电子式混淆了。

3.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

精品文档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此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B.其中质量数为79的同位素原子占原子总数的1/2 C.其中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80

D.此元素的单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注] 答案是B和D,特别要注意的是A选项:若有三种同位素则能构成六种双原子分子。

4.已知A、B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A的核电荷数为a,则B的核电荷数不可能是 A.a+8–m–n B.a+18–m–n C.a+16–m–n D.a–m–n

[注] 答案是B,此题采用讨论法,假设A、B分别在哪一周期,再根据其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推导。

5.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H2S C.SiCl4 D.PCl5 E.BeCl2 F.PCl3 G.CS2 H.N2

I.光气(COCl2) J.SF6 K.XeF2 L.NCl3 M.Ne N.HCHO

[注] 答案是CFGHILM,特别要注意A、E、H、I、N选项。

第二部分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特殊性: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一般规律时,还要注意特殊性。

(1)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1→8个电子,但第一周期是1→2个电子; (2)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至右由大→小,但稀有气体突然增大;

(3)同一周期元素主要正化合价由+1价到+7价,但F无正价、O无+6价; (4)碱金属是IA族,但不包括H元素,IA族包括H元素和碱金属;

(5)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相反,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N。

【错例解析】

1.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注] 答案是D, 152.0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平均值,所以D选项中的89也只是中子数的平均值。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注] 答案是A、D,A选项中阳离子不符合。

3.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注] 答案是A、C,对于没有学过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讨论,一般方法是根据同周期或同主族的学过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推导,例如此题中讨论的铍(Be),就是根据镁(Mg)进行推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精品文档

D.第3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注] 答案是B,A选项中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没有说明是同周期;B选项要注意氢键;C选项没有说明是最高价;D选项没有说明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5.主族元素X、Y、Z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Y>Z,Y和Z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判断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不可能的是

A.Z>X>Y B.Z>Y>X C.Y>X>Z D.X>Z>Y

[注] 答案是C,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离子半径Y>Z,Y和Z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确定Y是上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阴离子,Z是下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阳离子,而X可以和Y同周期在Y的左边,也可以和Z同周期在Z的左边或右边。

6.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注] 答案是C,此题的关键是解读“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首先得知Y是O元素,再分析得知Z是Na,W是Al,R是S。请考虑把“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改成是“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能反应”,这几种元素分别是哪些。

7.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

+-+-

H+AlO2+H2OAl(OH)3A13+3OH,很多化学问题都是基于这一原理。

8.(1)注意CO2的电子式和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明N、O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NH3:

NH3 + H3O ==== NH4+ + H2O,体现了强制弱的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3)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不能生成白色沉淀,但是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3SO2

-++

+ 2NO3+ 3Ba2 + 2H2O ==== 3BaSO4 ↓ + 2NO + 4H。

9.Be与Al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e+2NaOH=Na2BeO2+H2↑,书写方程式时既要注意类比,就是把已知的方程式中Al换成Be,也要注意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对化学式进行修正。

10.写出两种均含H、O、Na、S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逸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NaHSO3+NaHSO4==Na2SO4+SO2↑+H2O。

11.(1)NaOH和NaClO的电子式。

3+

(2)H2O2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有:MnO2、Fe、Fe2+、Cu2+等。

(3)常温下,为使0.1 mol/L NH4Cl或NH4NO3 溶液中由NH4Cl或NH4NO3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H3·H2O溶液至溶液的pH等于7,根据溶液中的正、负电荷守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