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4:29: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10 年我
国 60 岁以上人口为 1.776 亿,占人口总数的 13.2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19 亿人,占 8.87%。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 2000 年至
2010 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 5000 万,平均每年增加
500 万,老年人
口的比例增加了 3.3 个百分点,远超 1%的世界老年人口比重增速。
2007 年年初,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了 21 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
时代,并把 21 世纪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2001 年到 2020
年,这是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老年人口
2.5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第二个阶段是从 2002 年到 2050 年, 这是加速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老年人口
620
万,同时,伴随着总人口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使得老年人口的比例
将达到 30%以上;第三个阶段, 是从 2051 年到 2011 年,这是老龄化
稳定的阶段,老年人口将衡定在
4 亿左右,老龄化的水平也稳定在
30%左右。我国正是基于对人口老龄化的这个判断来制定今后的老年 政策。农村五保户是老年群体当中一个最受关注, 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我们从现在开始, 就要对这个群体的增加趋势有一个科学的、 正确的
判断,只有这样,才会增加我们做好五保供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
认识。认清形势, 首先要弄懂认清这样一个形式,就是认清一个老年
人口发展的大形势。 当然我们大家在平常的工作中与环保对象接触较
多,对五保工作现状都比较清楚。做好农村五保集中工作,却是保障
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对于促进 XXXXXX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沾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农村
11
五保供养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具体体现。 使孤寡老人在人
生的晚年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使他们在晚年受
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重, 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 而且又在全社会倡导了尊老爱幼、 扶老助残的传统
美德,把每个敬老院都建成弘扬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示范窗口,
将对
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农村养老观 念的变化,促进广大农村生育观念的变化。 农村敬老院是我们开展社
会公德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学校,让这些五保老人生活好、居住好,
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 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教育作用会更大, 是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区委、区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建 XXXXXX 农村敬老院对 XXXXXX 的弱势老人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快乐幸福。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当地农村养老社会发展现状
XXXXXX 敬老院修建于 1990 年,占地面积 2300 平方米,现有两层砖混结构房屋大小房屋 11 间,建筑面积 1560 平方米,临时建筑
1334 平方米,已属陈旧危房。现院内居住五保老人 24 人,分散供养
40 人,老人居住十分拥挤,不安全因素多。因此,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葬”的总体要求,结合 XXXXXX 实际,对原乡敬
12
老院进行改扩建, 以集中供养方式解决农村五保供养老人的 “衣、食、住、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解决这部份人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形象。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十分关心,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所作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完善农村‘五保户’生活保证制度,确保供养资金”的要求。 各级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要“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的指示时,把关注农村五保老人养老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内容, 把五保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行动的切入点来抓,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列》的一项具体工程,符合 XXXXX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 维护宪法所赋予五保对象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
XXXXXX 现有 21 个村委会,总人口 44854 人, 60 岁以上老人 4270 人,现有农村五保对象 210 人,扩建后的中心敬老院可满足全 乡 21 个村委会的五保对象入住。
XXXXXX 地处城郊,交通便捷,政治经济文社会事业发达,是 XXXXXX 的西大门。本乡现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4270 人,占全乡总
人口数的 10%,于 1990 年修建的乡敬老院仅有床位数
30 张,按全乡
13
现有农村五保孤寡老人总数 210 人计算,全乡集中供养率仅为 11.4%,远远低于 XXXXXX 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一五”的规划提出的集中供养率达到 50%以上的目标,“十一五”期间 XXXXXX 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任务十分艰巨。 多年来乡党委、 政府高度重视五保孤寡老人生活状况,把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作为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主要工作和民心工程来
抓,全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动社会和谐进程, 确保社会养老保障全面贯彻落实,根本《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列》和《云民电 [2005]45 号》明传电报精神, XXXXXX 拟扩建乡敬老院。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搞好乡镇敬老院建设, 保障和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的居住环境,
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
是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必须从解决困难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着手。农村五保老
人,既无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又无法定的赡养义务人,是农村最需
要帮助的困难群体。 我们开展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 把解决农村
孤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作为切入点, 所以说,它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
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
2、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具体体现。
使孤寡老人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使他们在晚年受到各级党委、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重,
不仅充
14
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又在全社会倡导了尊老爱幼、扶老助残的传统美德, 把每一个敬老院都建成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示范窗口,将对全社会尊老、 养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农村养老观念的变化, 促进广大农村生育观念的变化。 农村敬老院是我们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学校, 让这些五保老人生活好、 居住好,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 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教育作用会更直接。
3、做好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是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与时俱进的具体
体现。五保集中供养适应了农村经历社会变革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体制上创新了五保供养模式和管理方式, 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形成规范的保障制度,从过去低层次的简单保障, 转变为现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全面保障, 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身心健康的全面提高。 新的养老、敬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也使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为解决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空巢家庭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4、做好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 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农村低保、灾民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指明了方
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局,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敬老院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 是夯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