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4:5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6 ZigBee多跳组播
在实际生活应用中,读者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对特定的工程对象实现分组管理。如在医院中的医疗病房中,病人患病情况类型是不同的,年龄组分布也不尽相同。如果需要对特定分组的患者利用ZigBee网络通知相关消息,组播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完成上述任务。
ZigBee网络中的节点分组,只有相同组号的组员才能收到每一个组员发出的消息。即工作组内设备可以接收组播数据包,而组外设备将无法接收,可实现对特定设备的分组管理。本节我们在TI官方例程SampleApp的基础上,定义了两个不同的分组对象。设备可以通过按键选择加入特定分组,并且可以同时存在两个分组中。当组内设备接收到按键组播消息后,连接在设备上的蜂鸣器发出“滴滴滴滴”的声音,并且LED灯闪烁,表示接收到组播消息。
实验目的与器材
1)实验目的
? 学习ZigBee协议的组播技术。
? 加深对Z-Stack2007/Pro协议栈的应用层流程认识。
? 学会使用蜂鸣器,并利用LED灯控制函数控制蜂鸣器。 2)实验器材
? 4个CC2530开发套件(1个协调器模块,3个路由器模块)。 ? 4个蜂鸣器。
实验原理与步骤
1.硬件介绍
1)蜂鸣器
蜂鸣器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常被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发声器件。 图 蜂鸣器实物图及电路连接图 如图 所示,蜂鸣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主要由发声器、三极管和电阻组成。单片机I/O驱动能力不能够使蜂鸣器发音。所以,三极管用来放大驱动电流。如果电阻R输出是高电平,三极管导通,集电极的电流能够使得蜂鸣器发声。当输出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蜂
鸣器没有电流通过,不会发声。如果输出为方波,通过控制方波的频率,蜂鸣器也能够产生简单的音乐。 2.程序流程
组播通信寻址使用 16 位多播组 I D完成。 多播组是所有已登记在同一个多播组 ID 下节点的集合。一个多播信息发送给一个特定的目标组,即多播表中该组ID 所列的所有设备。
组播数据帧既可以由目标多播组的成员在网络中传播,也可以由非目标多播组成员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包发送由数据包的一个地址模式标志指明,确定转发到下一跳的方式。如果原始信息由组的成员创建,就被视为处于 “成员模式” ,按广播方式转发。如果原始信息不是组成员设备创建,就被视为处于 “非成员模式”,按单播方式转发一个组成员。如果一个非成员信息到达目标组的任何成员,不管下一个数据包由哪个设备进行转发,就会立即转换为成员模式类型。
实现组播通信,首先,要对组对象进行定义和初始化,将设备加入到特定组中,然后,向特定设备组发送组播消息,最后组内成员接收到消息后,进行相应消息处理。
1)组对象初始化 组播网络中,设备发出的消息经过组寻址才会发到具有相同组号的组员设备中。组号用来标记设备所属的组,而组寻址需要定义组播地址。
(1).在SampleApp.h中定义两者的组ID,以标记设备所属的组。
#define SAMPLEAPP_FLASH_GROUP1 0x0001 #define SAMPLEAPP_FLASH_GROUP2 0x0002 (2) 在程序SampleApp.c文件的SampleApp_Init函数中定义两个组对象并进行简单初始化,主要包括组的ID和组名字。
aps_Group_t SampleApp_Group1;//定义组1和组2对象 aps_Group_t SampleApp_Group2; //组1初始化
SampleApp_Group1.ID = 0x0001;
osal_memcpy( SampleApp_Group1.name, \ ); //组2初始化
SampleApp_Group2.ID = 0x0002;//
osal_memcpy( SampleApp_Group2.name, \ );
(3)组播地址定义。组播通信过程中,网络中节点是通过使用组地址进行网络寻址,并能够向特定分组节点传递消息。组播数据包应该具有设备寻址的地址模式、所属任务的端点号和组号。组1地址定义以及初始化为:
//定义组1地址
afAddrType_t SampleApp_Flash_DstAddr_Group1; //设置地址模式为组播
SampleApp_Flash_DstAddr_Group1.addrMode = (afAddrMode_t)afAddrGroup; SampleApp_Flash_DstAddr_Group1.endPoint = SAMPLEAPP_ENDPOINT; //设置组地址为组1 ID号
SampleApp_Flash_DstAddr_Group1.addr.shortAddr = SAMPLEAPP_FLASH_GROUP1; 2)设备入组/离开组
(1).在ZigBee 网络实现组播通信时,设备加入组是通过设备端点加入到工作组中。
aps_AddGroup( SAMPLEAPP_ENDPOINT, &SampleApp_Group ); 初始情况下,编者将设备都加入到了组1和组2中:
aps_AddGroup( SAMPLEAPP_ENDPOINT, &SampleApp_Group1 ); aps_AddGroup( SAMPLEAPP_ENDPOINT, &SampleApp_Group2); #if defined ( LCD_SUPPORTED )
HalLcdWriteString( \ #endif
(2).将一个设备从工作组中移除,将该端点依据组ID号将其从组中移除。
aps_RemoveGroup( SAMPLEAPP_ENDPOINT, SAMPLEAPP_FLASH_GROUP ); (3).使用aps_FindGroup函数判断一设备端点SAMPLEAPP_ENDPOINT是否在组ID号为SAMPLEAPP_FLASH_GROUP的组中。
grp = aps_FindGroup( SAMPLEAPP_ENDPOINT, SAMPLEAPP_FLASH_GROUP ); 读者可以在按键函数(SampleApp_HandleKeys)中利用这三个函数实现设备入组、退组、以及组间切换。
3)向特定组发送消息
设备在按键函数中调用SampleApp_SendFlashMessage()函数来发送消息。本例中,为了实现对不同分组函数控制,编者加入了组号“SAMPLEAPP_FLASH_GROUP”参数:
SampleApp_SendFlashMessage(uint16 flashTime,uint8 SAMPLEAPP_FLASH_GROUP) 该函数中调用AF_DataRequest()函数进行数据收发,下面是向组1设备发送消息的语句:
if ( AF_DataRequest( &SampleApp_Flash_DstAddr_Group1, &SampleApp_epDesc, SAMPLEAPP_FLASH_CLUSTERID, 3, buffer,
&SampleApp_TransID, AF_DISCV_ROUTE,
AF_DEFAULT_RADIUS ) == afStatus_SUCCESS ) {} AF_DataRequest()函数中需要定义ZigBee设备完整地址,包括网络地址以及端点地址、源端点描述符、发送端Cluster ID、数据以及数据长度等。
4)组设备接收到消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设备到来的数据后,应用层任务事件处理函数调用SampleApp_MessageMSGCB()回调函数将进行处理。 回调函数根据到来数据包的Cluster ID判断数据类型,如果Cluster ID为SAMPLEAPP_FLASH_CLUSTERID,设备蜂鸣器和LED会进行相关数据包接收指示操作:
SampleApp_MessageMSGCB( afIncomingMSGPacket_t *pkt ){ switch ( pkt->clusterId ) {
case SAMPLEAPP_FLASH_CLUSTERID:
flashTime = BUILD_UINT16(pkt->cmd.Data[1], pkt->cmd.Data[2] );
HalLedBlink(HAL_LED_4,4,50,(flashTime/4));//蜂鸣器
HalLedBlink(HAL_LED_2, 4, 50, (flashTime / 4) );//LED灯闪
} }
这里,编者并没有针对蜂鸣器编写驱动函数,而是直接利用LED4 Blink函数进行操作。与LED灯闪类似,蜂鸣器会响四次,每次周期蜂鸣器响的百分比为50%,每个周期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