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6:33: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级组胚简答和论述题
1. 简述内皮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内皮是指被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内皮细胞较薄,利于物质交换。
2. 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1)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外基质极少
(2)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3)上皮组织一般都附着基膜
(4)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
上皮组织的分类:
(1) 被覆上皮:细胞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 (2) 腺上皮:有分泌功能,细胞呈团索状或泡状。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
3.简述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形,多居细胞一侧,核内异染色质成块状,于核膜内侧呈辐射状排列。胞质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电镜下,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浆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白细胞七种。
①成纤维细胞:细胞呈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②巨噬细胞:胞体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常含吞噬的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和吞噬体。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
③浆细胞:细胞圆或卵圆形,核偏位,染色质粗块状,辐射排列,胞质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④肥大细胞:细胞呈卵圆形,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颗粒内含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抗凝血。
⑤脂肪细胞:呈空泡状,核扁平位于细胞边缘。功能:合成、贮存脂类物质。 ⑥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具有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纤维、内皮细胞的潜能。
⑦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具有防御功能。
5.简述网积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在常规染色血涂片中不能区分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用煌焦油染色见网织红细胞内有细网状的核糖体,表明它仍能继续合成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记数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6.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白细胞分类:根据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分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胞质弱嗜酸性,含细小均匀颗粒,核分叶, 1-5叶不等。电镜下胞质颗粒分:特殊颗粒--较小,数量多,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嗜天青颗粒--较大,量少,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水解酶。
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异物。
(2)嗜碱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数量少、细胞核分叶不明显、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深蓝色颗粒,颗粒与肥大细胞相同。
功能:趋化性运动,参与过敏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 直径12-14微米,核多分为2-3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含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阳离子蛋白。
功能:趋化性运动、降低过敏反应、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幼虫。 (4)单核细胞:直径12-20微米,核为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灰蓝色 ,内含嗜天青颗粒,既溶酶体。
功能:趋化运动和吞噬功能。进入组织器官后转变为各种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破骨细胞)。
(5)淋巴细胞:按体积大小可为分大、中、小三类。小淋巴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直径6-8微米,核圆形或肾形,染色质呈粗块状,胞质少,染成天蓝色 ,内含少量的嗜天青颗粒。 功能:免疫功能。
7.简述骨单位:
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间,呈长筒状,由中央管与4-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构成,中央管内含血管、神经和骨内膜。
8.比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功能:
成骨细胞来源于骨祖细胞的分化,其胞体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核圆,胞质嗜碱性。电镜下,可见大量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能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钙化后形成骨质。此外,成骨细胞还释放基质小泡,小泡膜上有碱性
磷酸酶和钙结合蛋白,在骨组织钙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破骨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胞体大,核多个,胞质嗜酸性。电镜下,细胞器丰富,以溶酶体、线粒体较多,细胞紧贴近骨质一侧有许多突起,形成光镜下的皱褶缘。破骨细胞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组织,分解有机成分,与成骨细胞相互协调,共同参与骨的生长和改建。 9.简述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
(1)光镜:骨骼肌纤维呈长柱形,多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肌浆含许多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呈细丝状,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有明暗相间的带。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明带和暗带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构成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带,称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线,称M线。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线,称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电镜: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构成,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粗肌丝中央固定在M线上,两端游离,细肌丝一端附于z线上,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在横小管之间有肌浆网,中部纵行包绕肌原纤维称为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10.简述闰盘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特有的连接结构。光镜下,闰盘为深染的粗线,与心肌纤维长轴垂直。电镜下,闰盘的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闰盘不仅增强心肌纤维间的连接,而且有利于化学信息和电冲动传递,使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形成一个功能上的整体。 11.试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胞体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胞核,异染色质少,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具有两种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块状或颗粒状嗜碱性物质;在电镜下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神经原纤维在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成网;在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具有支持、运输的作用。
树突短而粗,分支多,表面有许多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内也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细而长,末端分支较多,表面光滑为轴膜,内含轴质。轴质内无尼氏体,但有大量神经元纤维。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冲动传离胞体。
12.简述化学性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