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4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 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 C. 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 由于大量燃烧含碳燃料 2.证明木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B. 生成的气体比空气密度大 C. 燃烧时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 生成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3.(2017?桂林)关于化学反应C+O2

CO2 , 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变 B.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C. 该反应放出热量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人工降雨等 B. 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 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D. 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CO2 Fe粉 MnO2 杂质 CO 炭粉 KCl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点燃 稀盐酸,过滤 足量水,过滤 CuSO4溶液 FeSO4溶液 过量铁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6.我国载人潜水艇“蛟龙号”突破3759米的深度大关,跻身世界五强.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A.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分离液态空气

水+氧气

C. 过氧化钠(固体)+二氧化碳→碳酸钠(固体)+氧气 D. 过氧化氢

7.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 发展太阳能—开发清洁能源 D.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8.下列认识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该物质一定含有CO32﹣ B. 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以确定他们的活动性顺序 C. 采用加入过量的Cu(OH)2 , 可以去除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D. 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1 / 1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9.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B. 区分常见物质 O2和CO2﹣﹣用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用酚酞试液 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N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 日常生活经验 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使篝火更旺﹣﹣把木柴架空 煤燃烧更充分﹣把煤作成蜂窝状 A. A B. B C. C D. D

10.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Mg+CO2

2MgO+C B. 2Na+2H2O=2NaOH+H2↑

C. Cl2+2NaI=2NaCl+I2 D. H2O+CO2=H2CO3

11.(2016?桐城市模拟)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现象、结论,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出现白色沉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淀, 酚酞不变红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 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 面上升 石灰水始 终未浑浊 红色褪去 该石灰水 一定变质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变质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B.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 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铝元素 D.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3.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 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B. 过滤时滤液不能超过滤纸边缘 C. 制取和收集气体时先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14.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常见物质的鉴别 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鉴别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C、化学中常见的“三” B、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稀释浓硫酸﹣﹣先把水倒入浓硫酸后用玻璃棒搅拌 D、用途与性质 2 / 1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用钨丝做灯丝﹣﹣熔点高 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铝合金制飞机﹣﹣质轻、强度、硬度好 A. A B. B C. C D. D

15.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的2015年“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

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 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为 ________ .

①向大试管中倒入稀盐酸.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石灰石.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⑤将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⑥收集二氧化碳.

17.右图是某同学设计,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通入二氧化碳后,实验现象为两朵干燥的紫色石蕊棉球均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棉球,下面那朵先变红,上面那朵后变红.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________ A.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此实验还获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 .

18.通过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①开始实验前装置如图所示,M处应盛放________.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固液未分离,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1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挑选衣料时,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 .

3 / 1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2)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油脂的是________ .

(3)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较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

(4)户外探险缺少饮用水时,可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加入的活性炭是利用它的________ 性. 20.化学让生活丰富多彩.

(1)外卖冰激凌中常放入少量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干冰使冰激凌不易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向客厅的鱼缸里加入少量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会缓慢产生氧气,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个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学用语表示为________ .

21.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并正确放置在桌面上的无色气体。请你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有:

(1)________ (2)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2.今年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来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食盐;②干冰;③面粉;④木炭粉.

4 / 1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单元测试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有些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___(填序号).

①紫色石蕊试液②无色酚酞试液③pH试纸

(4)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________. 2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用B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若用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___(填“a”或“b”)导管导入。

(5)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________。

(6)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可用________鉴别开。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