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说课稿及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3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两幅示意图3.1和3.2,可以很好地说明两种资源类型的区别所在,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师:可再生资源会用完吗?带领学生完成教材活动2的内容,同时出示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黄河断流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自然资源。

学生答案预设: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珍惜和节约使用。

讲授新课──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呢?请看这一组数字。出示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位,及每项资源人均量在世界的排位。你能总结出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吗?

学生答案预设: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意图:利用数字的形式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

教师:给出关于石油、煤炭资源的文字内容,提出思考问题:1.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带来哪些影响?2.面对我国这样的资源现状,请说出你的金点子?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答案预设: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这样几方面做法:1.在生产生活中培养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例如,随手关灯、拒绝一次性消费品等;2.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多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3.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与循环使用,例如,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等。

6

教师:补充有关环保节能的产品设计。

【设计意图: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希望在讨论中碰撞出精彩的想法,学会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分方法,同时对我国的资源现状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又使得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薄,我们只有努力改变原来陈旧的观念和发展模式,才能使得我国的资源问题得到改善,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资源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容易。对于本节重点之一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分,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加深印象,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不需学生掌握的,可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判断的方法。本节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如形象思维能力强,所以,可以准备大量真实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知道如何来做,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