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3:1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6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37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整理与练习 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顺序表 意义: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 读数、写数 大小比较——改写 近似数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8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4)近似数。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综合运用提升
完成教材第25~26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练习与应用”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7、8题及“思考题”。
39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 205×3= 25×2= 170×5= 150×3= 1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