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原理与构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7:09: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汽车原理与构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汽车原理与构造 课程代码 :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开课对象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009级 学 分 :4

课 时 :84学时, 参考教材 :《汽车构造》(上、下册)第四版 陈家瑞主编 出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课程概述 :《汽车原理与构造》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008级的一门专业课。本

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中后三年制大专学生,汽车构造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现代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为学习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等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运用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汽车整体结构的特点;掌握活

塞式内燃机各主要部件的功用、种类、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功用、种类、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了解现代汽车的先进结构、特点和原理;理解发动机、底盘及其各总成、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在工作过程中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等

学时分配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学时数 总课时 绪论 2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4 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 6 配气机构 4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6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2 柴油机燃油系统 6 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4 发动机冷却系统 4 发动机润滑系 6 汽车发动机增压 2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2 离合器 6 变速器与分动器 6 课题 理论课 2 4 4 2 2 2 4 2 4 4 2 2 4 4 实验课 2 2 2 2 2 2 2 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合计 汽车自动变速器 万向传动装置 驱动桥 汽车行驶系统及车架 车桥和车轮 悬架 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制动系 汽车车身 汽车仪表、照明及附属设备 4 2 2 2 2 4 2 4 2 2 84 2 2 2 2 2 2 2 2 2 2 64 2 2 20

各项目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题一 绪论

教学内容:

1.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 2.汽车的类型

3.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4.汽车总体构造

5.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基本要求:

1. 掌握汽车的类型及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 2. 熟悉汽车总体构造 3. 了解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课题二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教学内容:

1. 汽车发动机的类型

2.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及基本术语 3.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工作原理 4.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5.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6.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号规则 基本要求:

1. 掌握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及基本术语及其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发动机的一些重要性能指标 3. 熟悉常见国产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

4. 掌握柴油机、汽油机以及两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区别

课题三 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

教学内容:

1. 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及力矩 2. 机体组

3. 曲柄连杆机构 4. 平衡机构

基本要求:

1. 掌握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重要部件的材料、加工及其性能与特点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及力矩 3. 平衡机构的功用和工作特点

4. 学会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的拆检、装配和调整

课题四 配气机构

教学内容:

1.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2. 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3. 气门组 4. 气门传动组 基本要求:

1. 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2. 掌握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关部件的材料、加工及其使用性能与工作特点

3. 理解并学会应用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等相关概念 4. 学会配气机构的拆检、装配和调整

课题五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教学内容:

1.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2. 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3. 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4. 现代车用化油器的基本结构及附属装置

5. 典型化油器结构、电子控制化油器及辅助装置 基本要求:

1. 熟悉汽油使用性能了解其化学成份 2. 掌握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3. 掌握现代车用化油器的基本结构及附属装置

4. 学会分析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课题六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教学内容:

1. 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

1. 熟悉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2. 掌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课题七 柴油机燃油系统

教学内容:

1.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2.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3. 喷油器

4. 柱塞式喷油泵 5. 分配式喷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