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最新作文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3:2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六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即将面临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登上一个新的学习高度。在新课标中也提到:“……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新课改理念的契机下,让中小“断层”尽快融合,关注数学学习反思,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小衔接走向实实在在的“瞻前顾后”积累了浅显的认识,为更好的达成“顾后”,给中学教育打下适度的基础,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反思能力”进行尝试。

一、目前本校六年级学生学习反思的现状

调查内容:从学习新内容后的反思、解题反思以及数学反思记录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反思能力与习惯的现状调查。笔者对调查的各项做了统计,如下:

(一)对学习新内容后反思的数据调查

调查中对学习新内容后展开两个维度的调查,分别是1.“总结当天所学重要内容”; 2. “课后比较,思考新内容与旧知的联系”。其中第1题有47人选择从来都不总结,占71.2%。对2题的调查中也有33人从来都不比较新内容与旧知的联系,占50%,只有15.2%同学经常会那样做。从这也不难看出,很多同学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上课跟着走,思考所学内容的时间少。

(二)对解题反思的数据调查

在针对解题后反思设计的9个小问题中,选择“我经常这样做”的最高项是第四题“数学解题不下去的时候,你会回头看看自己的想法,明白这种想法为什么不行”,占33.3%。“思考一题多解”最少,占1.5%。“思考更简洁方法、回顾解题过程以及思考与旧知识的联系,解题后会分析困难原因”均占到11%左右。而在解题方法的总结、推广以及会总结不同解法的优缺点都在5%左右。

(三)对错题反思的数据调查

在对错题的反思中,“弄清错题的关键所在”所占比例最高,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每次作业订正时都要求说出原因所在。作业后的经常检查,大部分限于有成绩优秀,习惯良好的同学。而“收集错题方面”很少有学生去做,只有6.1%的同学经常去积累。

二、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途径 (一)在课堂小结中,培养反思的意识

课堂小结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概括,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在我们的“家常课”上,它不被重视。原因很多“课来不及上”;“反正要教的在新授环节都教完了,还不如把3,5分钟让给练习”;“好像也没什么意义”种种理由导致了这一环节被忽视。 (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反思的能力

新课程加强了数学素养的考察,留意最近几年的毕业试卷,我们的学生一旦涉及到没碰到过的题目,失误率就高。笔者认为主要因素之一是平时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着解题多反思少的现象。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不满足于完成解题任务,重视对解题后的反思。

1、引导学生对题意理解的反思

“读数学”不同于其它的读,它有区别在于不仅仅局限于认识到文字本身,而是一个边思考边阅读的过程。高段学生面对更多的是叙事比较多元的题目解决问题,在条件的处理上容易 照顾不周,不是漏了这个条件,就是条件之间的联系没有把握恰当。对题意的理解过程进行反思,就是在解题活动完成以后,对自己最初理解题意过程中是怎样“获取信息”进行再思考。 2、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面对紧张的毕业学习,学生在解题时,带有为完成任务而解题的思想,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都不加以评价。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解题过程单一,过程繁琐,思路狭窄等不足,这也反应出我们的孩子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可以使学生的视野逐渐开阔,思维逐渐精细,在不断深化问题本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反思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