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6 3:45: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物理变化过程中,也可能有热量的变化
C.ΔH的大小与反应时的温度、反应物的多少无关
D.放热反应中,任何一种反应物的能量一定大于任何一种生成物的能量
解析:选B。A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热能,也可能有光能、电能等其他形式;B项,物理变化也有可能伴随能量变化,如物质的液化、汽化等;C项,ΔH的大小与反应温度有关,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物的量)有关;D项,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具体到某一物质,反应物的能量不一定大于生成物的能量。
2.(2010年临沂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干冰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 B.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 C.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
D.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
解析:选BD。干冰升华要吸热,这是物理变化,A不正确;酒精之所以能作燃料,是因为它燃烧放热,B正确;木炭燃烧需加热引发反应,但反应开始后,反应放出的热可使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放热,C不正确;D正确。
3.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2大于零 C.该反应ΔH2=571.6 kJ
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解析:选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能表示分子数,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把反应物与生成物相调换,则ΔH数值不变,而符号相反,但C中ΔH单位不对,D中又未指明状态。
4.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 ΔH= -293.23 kJ/mol,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mol B.S(g)+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mol
C.1 mol SO2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硫和1 mol氧气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和
D.1 mol SO2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1 mol硫和1 mol氧气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和
解析:选C。由S(s)→S(l)→S(g)间转化时内能增大知,等量的S(s)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少,S(g)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A、B均不对;再由S燃烧生成SO2是放热反应,所以SO2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故D错。
5.已知破坏1 mol 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36 kJ、391 kJ。计算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转化为NH3(g)时反应热的理论值。
解析:N2(g)与H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Q,使1 mol 键断裂吸收946 kJ的能量,使3 mol H—H键断裂共需吸收436 kJ/mol×3 mol=1308 kJ的能量,因此使1 mol N2(g)和3 mol H2(g)中的化学键断裂共需吸收的能量为946 kJ+1308 kJ=2254 kJ。而2 mol NH3(g)中含6 mol N—H键,形成6 mol N—H键时放出的能量为391 kJ/mol×6 mol=2346 kJ。因此反应热的值应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2346 kJ)与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即放出了92 kJ的能量,即ΔH=-92 kJ/mol。
答案:ΔH=-92 kJ/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多少与其反应量有关
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解析:选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常以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化学反应过程就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即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解析:选A。当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3.
(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 ΔH=-44.0 kJ/mol
B.2HI(g)===H2(g)+I2(g) ΔH=+14.9 kJ/mol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解析:选D。H2O(g)===H2O(l)不是化学反应,A错误;2HI(g)===H2(g)+I2(g) ΔH>0为吸热反应,B错误;由于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未知,故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C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
4.
分析图中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 A.2A+B===2C ΔH<0 B.2C===2A+B ΔH<0
C.2A(g)+B(g)===2C(g) ΔH>0 D.2A(g)+B(g)===2C(g) ΔH<0
解析:选C。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选项A、B错误,从物质储存的能量高低来看,若A和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故C正确。
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
解析:选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放出能量,所以形成2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和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6.2010年第十六届广东亚运会的火炬(潮流)使用的燃料为丙烷(C3H8),其完全燃烧后只有CO2和H2O,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已知有以下四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3H8(g)+5O2(g)===3CO2(g)+4H2O(g)
-
ΔH=-a kJ·mol1
②C3H8(g)+5O2(g)===3CO2(g)+4H2O(l)
-
ΔH=-b kJ·mol1
③2C3H8(g)+9O2(g)===4CO2(g)+2CO(g)+8H2O(l)
-
ΔH=-c kJ·mol1 153
④C3H8(g)+O2(g)===CO2(g)+2H2O(g) 222
-1
ΔH=-d kJ·mol
其中a、b、c、d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选C。①与②相比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b>a,④中各物
1
质的量均为①中的一半,所以d=a,③中与②相比,2 mol C3H8燃烧生成4 mol CO2和2 mol
2
CO,相当于此反应中的2 mol C3H8有1 mol完全燃烧,1 mol不完全燃烧。故放出的热量c大于b,所以c最大,选C。
7.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I2蒸气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151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I原子形成1 mol HI分子时释放299 kJ的能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I(g)===H2(g)+I2(g) ΔH=+11 kJ/mol 11
B.H2(g)+I2(g)===HI(g) ΔH=-11 kJ/mol 22
C.H2(g)+I2(g)===2HI(g) ΔH=+288 kJ/mol 11
D.H2(g)+I2(g)===HI(g) ΔH=-144 kJ/mol 22
解析:选A。设反应为:H2(g)+I2(g)===2HI(g),则ΔH=E(H-H)+E(I-I)-2E(H-I)=436 kJ/mol+151 kJ/mol-2×299 kJ/mol=-11 kJ/mol。对照题目选项只有选项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