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32: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二、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2. 小组交流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本文体裁是议论文。 三、整体感知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论点的提出方式什么

开篇设计有趣的思考题,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手法独特,引起读者思考 理清思路

1、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2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这要素是:①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3、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4、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二)、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4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四、研读课文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第二问。因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不是伟人名人才有。(引导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体会来谈。)(应注意下面的三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第三,本文是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2..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 “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3.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结论: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希望我们同学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开动脑筋,不断探索,成为一个真正有探索精神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必做 字词

2.选做 :搜集关于创新的例子

以《关于“○”的断想》为题,写一小论文。(200字左右)。 七、课后小结: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