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9:02: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3.1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室内工试验成果见土工试验表(附表),颗粒分析成果见颗粒分析图表(附件)。 4.3.2动力触探试验

为了查明卵石层的密实度及力学性质,本次勘察采用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8次,统计结果列于表1。 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击数统计表表1

地层 ②卵石 统计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植 标准差 推荐值 18 变异系数 4.3.3易溶盐试验

根据场地土腐蚀性分析报告,见附录,该场地土SO42-含量为396~404mg/kg,CO22-含量为16mg/kg,HCO21-含量为186~205mg/kg,Mg2+含量为20mg/kg,Ca2+含量为76~110mg/kg,NH4-含量为0mg/kg,Cl-含量19mg/kg,PH值为~,易溶盐总量804~813mg/kg,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环境类型为Ⅱ类。 根据场地土腐蚀性分析报告,土层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可不考虑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

场地黄土湿陷性评价

根据原状土样室内试验结果得知,拟建场湿陷性黄土厚度为~,总湿陷量Δδs为63~,计算自重湿陷量为Δδzs为0mm,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大部分场地的湿陷等级为Ⅰ(轻微)级,在西二路北端的局部场地湿陷等级为II(中等)级。

5、场地地震效应

根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的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和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为II类。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特征周期为。该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根据场地土性质和地下水埋藏条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本场地土初判为不液化,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

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卵石层层面平缓,厚度大,属于均匀地基。场地和地基均匀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一号路以北覆盖层主要以黄土状粉质粘土为主,经处理后作为持力层,建议采用强夯或换填夯实法进行处理,并采取防水或结构措施。一号路以以南,覆盖层主要以卵石为主,采取局部置换湿陷性黄土状粉质粘土的措施,也可以用重锤夯实或冲击碾压表层黄土状粉质粘土的方法处理,以卵石层作为持力层。 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根据现场钻探、拟建桥梁工程的特点及场地地基条件,场地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变形模量E0建议为:

①黄土状粉质粘土(Q4al)[fa0]=150kPaE0= ②卵石(Q4al+pl)[fa0]=400kPaE0=

与边坡有关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建议值:

粘聚力c(kPa)和内摩擦角φ(o)表4

土层名称及层序 ①黄土状粉质粘土 al+pl②卵石层(Q4) 重度γ(kN/m3) 粘聚力c(kPa) 18 0 内摩擦角φ(o) 20 30 7、筑路材料

根据就地、就近取材,减少弃料,少占或不占农田,并优先考虑工程开挖料的利用,以及便于开采、运输和压实的原则。可采用附近黄土状粉质粘土或河床砂石料可作为筑路材料,附近已建公路采用相同的筑路材料,可参考其施工经验。

8、结论与建议

(1)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河流浸蚀堆积形成的河谷地貌。场地地面标高为~,地势较平坦;

(2)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为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震加速度为,设计特征周期为,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本场地土初判为不液化,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 场地季节性冻土标准深度为0.9m;

(3)卵石层、处理后的黄土状粉质粘土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4)场地及邻近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5)场地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6)该场地和地基均匀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 二O一O年八月十八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名称: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

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 二O一O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