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42: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6.烫伤引起的深达皮下脂肪的皮肤缺损,称为 A. 糜烂 B. 溃疡 C. 瘘管 D. 包裹 E. 窦道

17.坏死是指

A. 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B. 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出现的形态学改变

C. 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出现的形态学改变

D. 机体内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E. 细胞的可复性改变 18.脑梗死属于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气性坏疽 D.干性坏疽 E.湿性坏疽

19.不符合液化性坏死的描述是 A. 局部蛋白质含量少 B. 局部蛋白酶丰富 C. 局部脂质含量多 D. 局部化脓

E. 脂肪坏死不属于液化性坏死 20. atrophy A. 肥大 B. 增生 C. 萎缩 D. 包裹 E. 窦道

2.符合萎缩的描述是

A. 器官体积小于正常即为萎缩 B. 萎缩的器官是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

C. 萎缩细胞功能正常

D. 萎缩器官的细胞数目正常 E. 供血断绝引起萎缩或萎缩的器官间质增生

3.关于肝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小叶周围

B. 磷中毒时,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小叶中央区

C. 轻度肝脂肪变性时,肉眼下肝可无明显改变

D. 重度肝脂肪变性时,肝脏缩小 E. 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的细胞浆疏松,呈空网状

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 A. 良性高血压 B. 甲状腺功能低下 C. 动脉粥样硬化

D.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 瘢痕

5.关于血管壁玻璃样变,错误的描述是

A. 常见于高血压病

B. 常见于肾、脑、脾、视网膜细动脉

C. 血管壁变硬、管腔狭窄 D. 可引起组织缺血

E. 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和基底膜样物构成

6.不符合淀粉样物质的描述是 A. 可见于骨髓瘤 B. 可见于结核病

C. 可见于慢性化脓性炎 D. 可见于慢性炎症

E. 可见于结节性多动脉炎 7.甲状腺瘤间质钙化灶中有骨组织 A. 肥大 B. 增生 C. 再生 D. 化生

8.产后子宫感染引起的坏死属于

A. 凝固性坏死 B. 干酪样坏死 C. 液化性坏死 D. 湿性坏疽 E. 脂肪坏死

9.符合干性坏疽的描述是 A.合并腐败菌感染 B.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C.局部肿胀明显

D.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不清楚

E.坏死部位动脉和静脉血流均受阻10.心肌梗死病灶由纤维组织替代属于

A. 溶解吸收 B. 分离排出 C. 机化 D. 钙化 E. 包裹

1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称为

A. 鳞状上皮化生 B. 腺性化生 C. 肠上皮化生 D. 骨化生 E. 髓性化生 12.胃溃疡的愈复 A. 肥大 B. 增生 C. 再生 D. 化生 E. 机化

13.符合二期愈合的是 A. 组织缺损少

B. 创缘不整并伴有感染 C. 愈合后留下线状瘢痕 D. 约3~6周完全愈合 E. 炎症反应轻

14.属于代偿性肥大的是 A. 妊娠子宫 B. 哺乳期乳腺

C.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肿大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E. 一侧肾摘除,对侧肾肥大 15.肝细胞可以通过完全性再生修复的病变是

A. 连接两个肝小叶的坏死 B. 肝细胞大片坏死 C. 肝细胞反复坏死 D.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 E. 肝细胞点状坏死 16.表层肠粘膜坏死脱落后形成 A. 糜烂 B. 溃疡 C. 瘘管 D. 包裹 E. 窦道

17.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 A. 胞浆红染

B. 核浓缩、核破碎、核溶解 C. 间质崩解

D. 保留组织结构的轮廓 E. 核内假包含体形成 18.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 脑和胰腺 B. 肝 C. 脾 D. 肾 E. 小肠

19.不符合脂肪坏死的描述是 A. 是一种特殊的液化性坏死

B. 酶解性脂肪坏死常见于胰腺炎 C. 外伤性脂肪坏死常见于乳腺 D. 坏死灶内可见多量泡沫细胞 E.坏死灶内可见干酪样物质

20. gangrene A. 坏死 B. 坏疽 C. 瘘管 D. 包裹 E. 窦道 二、多选题

1.符合淀粉样变性的描述是

A. 是淀粉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 B. 遇碘呈赤褐色,再加硫酸则呈蓝色

C. 多出现于细胞内

D. 常有免疫球蛋白轻链 E. 多出现于间质内 2.湿性坏疽可见于 A.小肠 B.肺 C.下肢 D.脾 E.心脏

3.符合化生的病变是

A. 肾结石时,肾盂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B. 慢性胆囊炎时,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C. 骨化性肌炎病变中出现骨组织 D. 慢性膀胱炎时,膀胱粘膜出现腺上皮

E. 吸烟者的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4.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 A. 纤维母细胞 B. 异物巨细胞 C. 血管内皮细胞 D. 表皮细胞 E. 炎症细胞

5.成人胆道阻塞时,胆红素可见于 A. 肝细胞内 B. 毛细胆管内

C. Kupffer细胞(肝窦内表面的吞噬细胞)内

D. 脑神经细胞内

E.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 1.不引起淤血的是 A. 肝硬化 B. 左心衰竭 C. 右心衰竭 D. 肠套叠

E. 大隐静脉结扎

2.心力衰竭细胞是指肺淤血时 A. 肺泡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 B. 肺泡内含有多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C. 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 3.不符合肝淤血的病理改变是 A. 肝窦扩张 B. 肝细胞萎缩 C. 肝细胞脂肪变性 D. 纤维组织增生

E. 肝内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4.漏出性出血多发生于

A. 毛细血管后静脉、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前动脉 B. 大动脉 C. 大静脉 D. 小动脉 E. 小静脉

5.不属于血栓形成的描述是

A. 冠状动脉前降支斑块处凝血块 B. 主动脉粥样斑块表面凝血块 C. 心肌梗死处的心内膜表面凝血块

D. 尸体解剖时心脏内凝血块,并与心壁粘连不紧密

E. 克山病心肌坏死处心内膜表面凝血块

6.属于白色血栓的是

A.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疣赘物

B. 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疣状赘生物 C. 心肌梗死时的附壁血栓 D. 静脉内柱状血栓的体部 E. 静脉内柱状血栓的尾部 7.不符合血栓机化与再通的描述是 A. 血栓干燥收缩 B. 血管内皮增生 C. 裂隙形成 D. 血流通过 E. 血流恢复

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肝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B. 血管壁广泛损伤

C. 大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消耗 D.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 E. 血浆中缓激肽浓度增高 9.交叉性栓塞不发生于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法乐四联症 D. 动脉导管未闭 E. 主动脉狭窄

10.不易引起栓塞的是 A. 风湿性心内膜炎 B.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伴附壁血栓形成 E.霉菌性心内膜炎

11.脂肪栓塞患者一般的死亡原因是 A. 动脉系统栓塞

B. 脂肪分解产生自身中毒 C. 肾小动脉栓塞

D. 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 E. 脑小动脉栓塞

12.不会引起空气栓塞的是 A. 胎盘早期剥离

B. 胸部外伤损伤深静脉 C. 颈部外伤损伤深静脉 D. 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 E. 静脉穿刺输液

13.男性,25岁,静脉吸毒者。因突发高热、寒战、皮肤淤点及左前臂注射部位红肿、热、痛二天而住院。查体,患者体弱、消瘦,左前臂红肿,压痛,针眼处可见脓庖,皮肤多处淤点。肝脾大,心前区可闻高调收缩期杂音。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25×109/L。以中性粒为主。临床诊断为急性感 A.肺脏感染 B.肝脏感染 C.下肢感染 D.肾脏感染

E.心、脑、肝、肾、肺等全身多脏器感染

14.脑梗死的常见原因是 A.动脉痉挛 B.动脉受压 C.血栓栓塞 D.血栓形成 E.动脉瘤形成

15.不符合贫血性梗死的描述是 A. 发生于组织结构致密的器官 B. 梗死灶呈灰白色 C. 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D. 梗死区正常结构破坏 E. 梗死灶一般会发生液化 16.肠梗死的特点是 A. 梗死灶呈地图状 B. 梗死灶呈锥体形 C. 梗死灶呈节段状 D. 梗死灶发生液化 E. 梗死灶化脓 17.肾梗死一般不会引起 A. 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