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汽化和液化》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8:59: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3汽化和液化》教案

年 级 八年级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课 4.3 汽化和液化 课 型 题 1、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1、 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难点 水沸腾实验的观察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了去了? 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外壁会“出汗”,这些“汗”是从哪里来的? 指导学生做课本“想想做做” 讲述: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一、沸腾 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让学生描述沸腾现象 探究水的沸腾 问题: 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还是平缓?沸腾时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 2、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 3、 水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 4、 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会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 归纳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沸腾现象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怎样设计能既节能又节省时间? 学生按图4.3-2安装实验仪器 分组进行实验,依据师提出的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在图4.3-3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设 计 意 图 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到液化的过程,得出液化的概念比较自然 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图象能力 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二、蒸发 问: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盘子里的水,阳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这时水是怎样发生汽化现象的呢? 介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问:平时怎样晒衣服干的更快? 归纳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关系曲线 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解释实验中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 学生活动 学生猜想 通过这些问题指导学生在实验时有目的的观察,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 体现了从生活 走向物理又服 举例生活中的蒸发现务于生活 象 学生回答,讨论为什么 要这么做 总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 学生体验观察附的物体温度下降,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学生做实验,课本89并学以致用 页的“想想做做”,体 会手背的感觉,观察温 引导学生列表格比较蒸发和沸腾,(从物态变化、度计示数的变化 吸、放热情况、发生的位置、发生的剧烈程度、学生解释课本图4.3-5培养学生归纳温度条件、自身温度变化等方面)详见教师用书中的现象 总结能力 175页 学生比较蒸发和沸腾 的异同点 为学生提供感 三、液化 性认识,便于 问1:冬天,人说话时从嘴里冒出的“白气”,学生回答,水蒸气遇冷提升到理性认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外壁的“汗”,早晨草上液化形成的 识 的露珠是怎么形成的? 能够通过实例 问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学生回答,压缩体积 分析出使气体用什么方法使其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罐中的? 液化的方法 介绍: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 都可以液化,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液 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化现象,了解火箭燃料 培养学生的逆运输。 向思维 液化是汽化的反过程,液化放热。所以100℃的 水蒸气比100℃的水烫的更严重。 拓展学生的知 四、知识拓展 学生阅读“科学世界”识面 让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和STS内容 和STS内容 课堂小结 1、汽化和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和不断吸热; 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有制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课 堂 练 习 课内练习: 1、下列现象是汽化现象的是( ) A. 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 B. 夏天洗过的衣服变干 C. 冰棍化了 D.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2、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放在火炉上加热,此时壶中水的温度将( ) A. 升高 B. 不变 C. 忽高忽低 D. 降低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以后( ) A. 一定能沸腾 B. 一定不能沸腾 C. 水继续吸热一定沸腾 D. 无法确定 4、夏天扇扇子或吹电扇,人感到凉快,这时因为( ) A. 扇扇子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 扇扇子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有降温作用 C. 扇扇子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 扇扇子使人体血液流动加快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 冬天的早晨大雾弥漫 C.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 深秋的早晨草上的露珠 6、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 用保鲜袋将蔬菜入冰箱 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7、液化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二是 。气体打火机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可燃气体液化的。 课外作业: 1、 动手动脑学物理 2、 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的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的难受,这时往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那么,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解除烫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