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3 10:42: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济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术素质。

2.具有坚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理论基础、掌握和贯通中外经济史及其相关学科、分支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前沿动态,着重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经济文献,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以史为鉴,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经济史理论同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紧密相结合。

二、研究方向

1.中外经济史学比较

经济史学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方史学尤其是经济史学方法论和基本理论的演变、创新和发展,区分传统经济史学和新经济史学,并将它们与中国经济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在理论和方法诸方面加以比较,从而找出带规律性、富于启迪性的结论。

2.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路径特点、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可分断代、地域、行业、专题等不同领域进行重点研究。

3.金融保险业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十九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其发展的路径、模式、运作机制与规律,并同国外金融保险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生研究生最长不超过6年。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从第三学期开始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

位论文为主。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15学分的课程,其中,公共必须课4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5学分。

五、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学完必修的全部课程并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1.论文选题。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由博士生与指导教师商定,应及早确定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尽量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鼓励学生以导师主持的课题中的部分内容或相关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

2.开题报告。研究生确定了论文选题后,在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研究生作开题报告时,应有包括导师在内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3~5人参加,教师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等做出认真的评议。

3.创新要求。学位论文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应属于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论题涉及的研究领域内在理论或政策建议等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

4.时间要求。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位论文,确保论文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送专家评阅,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答辩。

六、其他学习项目的要求及安排

1.科研工作。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承担或参加导师或其他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必须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之后的第二作者在指定的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才能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

2.教学实践工作。研究生应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如参与授课、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参加教学方法、内容和教育改革项目的研究等教学实习活动,以及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在实际经济部门工作实习等。

3.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所在专业或所在研究方向或本学科其他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活动,包括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参加

学术研讨活动,提交学术心得并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4.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对本专业要求在大学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的专业课程未予修习的,必须以自学方式或随本专业相关专业学生听课的方式予以补修。

七、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导师和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博士生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博士生自学和导师适当教授相结合。鼓励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发表学术论文,导师应全面关心和促进博士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3.着重培养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功,培养博士生的理论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严谨治学的作风,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掌握基础理论、基本功和分析工具以及大量阅读原著均不可偏废。

4.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