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电大考试复习资料】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库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57: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库资料小抄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5、(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权力的分化,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 补充 B. 协调 C. 一致 D. 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 B.选择 C. 共识 D.互动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

14、(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及行政以

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16、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 A. 利益 B. 事实 C. 价值 D. 可行性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 理智 B. 理性 C. 情感 D.有限理性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A. 效果 B. 方案 C. 结果 D. 结论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蒙

C.克朗 D.戴维·伊斯顿

26、“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麦克纳马拉 D.贝塔朗菲

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C.发展型 D.综合型

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 A.社会问题 B.公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31、(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32、公共利益是公众( )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 B.共享 C.独享 D.共同创造

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34.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 C、完美主义 D 、实用主义

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定量 D、系统分析 3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整体性 B、超前性 C、层次性 D、系统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4、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

A.社会名流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