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三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35: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时间 十二月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我设计的花车 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活动准备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活动目标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 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平面构成》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 l.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活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动 2.基本要素;点、线、面 过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程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 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 重复渐变 发射 非规律性排列式 特异对比 六.作业 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九.板书设计 6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时间 三月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花圃 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各种花卉的图片、铅笔、橡皮、黑色水彩笔、签字笔、水粉或水彩颜料、毛笔、剪刀或刻刀、。 活动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花卉图片、描写花儿的文章、关于花的歌曲)、相关花卉的网站、用彩纸和白纸编成的花圃底版。 1. 通过对花卉图片的欣赏、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2. 了解图案的取材途径和变化的规律,较好地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活动目标 卉图案,了解形的置换方法,能选择合适地形状进行形的置换练习 3. 了解点线面的画面组合,运用黑白的表现方法进行花卉图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预习、交流) 对学生提出四个问题: 1、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在我们深圳的爱国路上都会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你知道是什么吗? 2、花市上有很多漂亮的花,你能说出几种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同学们说了几十种花卉的种类,可是我们的地球那么大,花卉的种类我们恐怕一天也说不完,老师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些花卉的活 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动 (进行课件第一张幻灯片的播放,配有音乐或解说) 过 3、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进行一个小型的心理测试:花与程 性格的关系) 4、你能说说看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 (这一提问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总结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让学生指出本课主题(我们看了很多的图片也谈了很多的话题那么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呢?)——花卉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花卉的照片,现在大家再欣赏一部分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图片(播放第二张幻灯片,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图案中的花卉形象,配音乐)

7

1、你知道这一类的作品在艺术的范畴中我们称之为什么吗?——图案(“图”图样、图形、图稿;“案”方案、专案;狭义:装饰性纹样;广义:实用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2、请思考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实与概括、具象与抽象) 3、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的差别很大,如果老师给你一幅花卉的照片你如何实现由真实的照片到抽象图案的转变呢? (学生的回答中会不时的出现特征、夸张、变形、想象、比喻等词语,老师在倾听学生回答的时候抓住关键词,将变化的规律引导出来) 4、分析讲解变化规律: 首先将变化的五条基本规律列出来(第三张幻灯片) A、简化归纳 B、添加组合 C、夸张变形 D、分解构成 E、象征寓意 然后出示各种进行了不同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该图片属于何种变化,为什么?(第四张幻灯片) 根据学生的分析识别,老师抓住其感兴趣或难以解决的某一项规律予以扩展。在此我将夸张变形作为本课的重点:(第五张幻灯片) a、抽象夸张:将花儿本身的几何形式加以强化,使原来的方圆曲直更加规则化、几何化、装饰化 b、局部夸张: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舍弃其他不重要的细节,突出表现其某一主要特征,使整个画面达到画龙点睛、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的效果。 c、形体夸张:突出夸大其外形特征、省略局部或细节,使其更加趋向于流线、严整、壮丽、秀美,使形象特征更加强烈鲜明。 d、动态夸张:落花流水、花开花落、春风杨柳、秋风落叶、雨打芭蕉、雪中红梅、蒲公英的飘落等的动态描写,恰当的夸张其动态特征,就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情调和意境。 5、花卉变化的表现方法 花卉图案有很多种表现方法,你能够说出几种?本课主要学习黑白表现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范画体会点线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运用(第六张幻灯片) 现在我们了解的花卉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仔细体会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黑白;点、线、面及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三、课堂作业 :(活动、实践) 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我们所欣赏到的黑白的表现方法综合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按照图案的变化规律进行黑白花卉图案设计(每位同学发给8×8CM的小纸片),并将设计好完成的作业 贴到黑板边上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业 要求:A、符合花卉变化的某一项规律 B、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C、黑白或单色图稿

8

(课堂作业 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鞭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智慧,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采用花瓣形或圆形,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还可以留有不规则的边角,鼓励、动员学生来进行边角的设计,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当学生的小图片画完、贴完之后,将完成的花圃摆到讲台前请学生上台进行评价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它运用了老师今天讲过的哪一种方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交流、导入 ) (播放第一张幻灯片)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条简笔画的鱼的造型,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很自然的回答是一条鱼,然后老师以其鱼尾为圆心在旁边再加一条鱼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这时学生的答案就会丰富许多,有的直接说有两条鱼,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是画有两条鱼的扇子等等。依次类推的问下去直至拼出一个圆。到最后一个图形的组合时,就会有人想到花的形象上,由此自然导入 本课主题——变花瓣 拼花圃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品,而有一些它和花瓣的形状又十分相似,动脑筋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和花瓣相似的物体有什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 (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以小组的形式予以回答,老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展示与花瓣相似的物体简笔画,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2、相似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可是有些物体看起来并不相似,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手机,它和花卉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请看投影屏(播放第三张幻灯片) 用手机来代替花瓣的形象有怎样的寓意呢?——现代社会语言交流之花,现代通讯工具开拓了人们语言交流的空间。 请同学们仔细动脑思考:你能不能将生活中与花的形象并不相似的物体赋予新的含义,来代替花瓣,对花的形象进行全新的塑造呢?(数字、字母、动物、植物、日常用品、食品)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设计构思加以简单的描述) 3、基本形确定了我们要把它组合成由N个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新图形,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让每一个基本形一致呢?(学生的回答中会出现对折、折叠、复印、画好一个其他照描、印等不同方法,老师应该对这些想法进行肯定,如果有人提出镂印的方法的话,可以顺水推舟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人提到的话,可以说其他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师着重讲解镂印的方法)

9

4、镂印的制作步骤:(进行现场演示) A、描稿 构图饱满,要考虑问样点线结构的连接关系 B、 镂刻 正稿、反稿;刻线要流畅光滑 C、漏印 固定镂稿,刷色“浓、纯、鲜、匀” 三、课堂作业 :(活动、实践) 今天请同学们再做一回花匠,运用生活中你喜欢的、或有意义的、 有情趣的形象,通过老师今天讲到的创意活动设计出具有新的象征意义的图形,并予以命名,然后将自己画好的设计稿拼贴到黑板上老师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把它组合成一个大花圃。 (学生作业 的过程中老师要不停的巡视,并多与学生交谈,询问其创作意图、构思,多启发学生锻炼其对自己设计构思的评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进行评价。

10